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学致博党支部的博士生党员们,怀揣着“材料铸魂,航空报国”的炽热情怀,踏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地带——西安阎良。在被誉为“中国航空城”的这片热土上,他们将目光聚焦于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以材料学子的独特视角,探寻支撑大国重器翱翔蓝天的“硬核”密码。


步入科技馆的宏大空间,一部浓缩的中国航空奋斗史在眼前铺陈。从筚路蓝缕的创业印记,到威震长空的“鲲鹏”运-20、“飞鲨”歼-15等国之利器的模型阵列,再到昭示未来的概念飞行器,每一帧画面都激荡着自主创新的澎湃力量。博士生党员们并非普通的观众,他们以“材料显微镜”般的专业目光,细细审视着那些庞然大物的“筋骨”:机身蒙皮的光泽与纹理,发动机叶片的精密与坚韧,起落架材料的厚重与承重极限……每一次驻足,都加深着他们对“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这一铁律的切肤认知。


在航空材料专题展区,材料演进的脉络清晰可见。从木质蒙皮的轻盈脆弱,到现代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的刚柔并济,再到复合材料在大型客机主承力结构中的惊艳亮相,材料的每一次跃升都驱动着航空器性能的跨越式发展。


此次阎良之行,是材学致博党支部深化“党建+科研报国”理念的生动实践。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精准对接博士生党员的科研方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