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扎根乡土 团结共绘华章—新疆政法学院“计行耘梦 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七月的和田大地,骄阳与瓜果同辉,歌声与欢笑共鸣。新疆政法学院“计行耘梦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走进和田县布扎克乡布扎克村,以七天的沉浸式实践,在红色传承中汲取力量,在文化交融中播撒种子,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用青春足迹在乡土间写下民族团结的鲜活印记。
红色基因铸魂:从历史深处汲取团结力量
  实践团以“寻根”开篇,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初心。7月6日,成员们携手塔里木大学“胡杨青年语润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一同走进和田团结广场,瞻仰毛泽东主席接见库尔班・吐鲁木大叔的握手铜像,深刻体会“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核。7月9日,团队探访布扎克村涝坝旧址与饮水思源纪念馆,在废置的涝坝旁聆听“你递锨、我抬筐”的共修水渠的奋进事迹,在改水纪念碑前开展碑文描红活动。指尖摩挲间,读懂“改水不只是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的深意。在老党员家中的炕头访谈时,磨得发亮的党徽静静佩于胸前,却似有千钧之力——它陪着主人走过四十载风雨,见证了无数为祖国发展建设、人民幸福生活而拼搏的日夜。那些浸着汗水的奋斗往事,随着指尖摩挲党徽的动作缓缓流淌,让红色基因如春雨般悄然渗入青年心间,扎下深根。
                                                                           
文化交融润心:用真情搭建民族连心桥
  从课堂到广场,实践团以文化为媒,编织民族团结的纽带。7月8日,队员们化身老师,用《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文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借《哪吒之魔童闹海》故事漂流播撒文化种子。7月10日的“百姓舞台”上,《如愿》的歌声裹挟泥土清香漫过广场;《写新疆》的朗诵让“塔里木河的浪、葡萄架下的黄昏”成了各族群众共鸣的家乡符号;与孩子们合唱的《国家》在村民掌声中汇成红色海洋。此外,升国旗时齐唱国歌的庄严、共跳的《麦西来甫》舞蹈,让多元文化在互动中绽放异彩。
                                                                             
服务民生聚力:以实干书写青春担当
  实践团始终以“扎根”姿态回应乡土需求。培训动员会上明确的“科普、支教、运动”三大方向,化作田间地头的具体行动。7月的暑期辅导中,队员们带着“定制手册”帮艾斯玛等孩子们攻克学业难关,小手紧握水笔写下的名字里藏着信任;午后的“科学实验室”里,悬浮的乒乓球、太阳能小车等实验,让抽象原理变作孩子们眼中的“魔法”;趣味运动会上,老鹰抓小鸡的奔跑、混搭组队的球赛,让欢笑冲淡输赢,默契悄然生长。更有与村委会共建泳池的汗水、拆解算术题的耐心、爱国观影时的专注,每一份付出都化作滋养乡村的养分。
                                                                             
  七天的实践里,从红色场馆到农家炕头,从课堂讲台到百姓舞台,服务团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期盼。正如队员们所言:“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团结的践行者”。未来,这支青春队伍将满载和田大地的感动与力量,始终秉持“科辅润心,智趣扬帆—同心共筑团结情”的初心使命,让民族团结的种子跨越戈壁与绿洲,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扎根发芽;让“计行耘梦共绘华章”的信念如胡杨般坚韧,在服务基层的漫漫长路上持续绽放,用青春的坚守与实干,让团结之花绽放在每一片走过的乡土。
  
作者: 张佳琦 李悦 李玉成 陈禹同 杨志闽 钟航 龙希来    来源:新疆政法学院“计行耘梦 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解码千年“大救驾”,食生学子赴大救驾文化承载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开展“暖心陪伴,文化悦心”老年关怀活动
  • 纪都园兴同富路,乡野春苏振兴图
  • 纪都园兴同富路,乡野春苏振兴图
  •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浪潮正汹涌澎湃。为探索寿光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
  • 三下乡 2025-07-21
  • 探秘智慧菜园,解码寿光模式新实践
  • 探秘智慧菜园,解码寿光模式新实践
  • 为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态势,探寻"寿光模式"的创新密码,2025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一路前行"实践团走进寿光纪都共
  • 三下乡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