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队倾情演绎:坑东村支教班上演反诈禁毒“互动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队倾情演绎:坑东村支教班上演反诈禁毒“互动课堂”
导语:
近日,一场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反诈+禁毒”安全教育活动在石狮市坑东村“党建+”邻里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队策划组织,面向坑东村“小候鸟”暑期支教班学生,意在通过情景模拟、识图辨毒、知识竞答等创新互动形式,有效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正文:
反诈教育入童心,情景剧里见真章
 支教队员们创新形式,化身‘情景演绎者’,通过精心编排的情景剧,模拟‘骗子’话术与套路角色扮演,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开展反诈小剧场,生动演绎了“免费赠送游戏皮肤”、“冒充老师或亲友求助”等一些针对学生群体的高发电信诈骗场景,以沉浸式体验帮助孩子们提升防骗意识的生动课堂。学生们在紧张又兴奋的互动中,化身“反诈卫士”,仔细观察“骗子”的言行破绽,在支教队员的引导下,积极举手发言,现场拆穿一个个骗局。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三原则深深印入孩子们心中。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表演反诈情景剧。谢海红摄
识毒拒毒强意识,图文讲解筑防线
 面对禁毒教育的严肃课题,支教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卡纸和解说。他们展示着卡纸上清晰展示的各类毒品图片,用两种相似的植物的照片做对照,增强孩子们对毒品植物的认识程度,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耐心讲解其巨大危害和识别要点。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支教队员的讲解,积极提问,踊跃回答,通过直观的视觉认识和支教队员们的细致解答,有效提升了识毒、辨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引导学生回答。谢海红摄
知识竞赛固成果,寓教于乐氛围浓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实践队员们特别组织了一场紧张有趣的反诈禁毒知识竞赛。支教队员们担任主持人和裁判,将孩子们分成多个小组。竞赛题目紧扣情景剧和图文讲解的核心内容。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将刚学到的安全知识灵活运用,对答如流。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安全知识的种子悄然扎根。

图为志愿者提问学生反诈知识。肖凝摄
巧手绘制禁毒报,知识入画记心间
在识毒辨毒讲解结束后,支教队员们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禁毒手抄报制作” 活动。
活动现场,实践队队员将印有 “禁毒花” 轮廓的画纸分发给学生,搭配色彩丰富的画笔,鼓励大家以创意诠释禁毒意义。孩子们围坐桌旁,或专注勾勒花瓣线条,或认真调试色彩,把对毒品危害的认知融入创作 —— 用鲜亮色彩描绘 “禁毒花” 的生机,借深色阴影警示毒品的狰狞,更有孩子在花蕊处写下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以童真笔触传递拒毒决心。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一起完成禁毒绘画。王姝淇摄
反诈禁毒安全树,点点灯光铸成星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支教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将今日所学所感转化为一份特殊的“安全承诺”。孩子们在支教队员的鼓励下,纷纷用颜料涂抹手指,在主题展板上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这些五彩斑斓的印记,不仅点亮了展板,更象征着反诈禁毒的安全意识已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成为他们这个暑期乃至未来成长路上的一份可视化的安全警示与力量源泉。

图为志愿者引导学生完成印章。潘佳昕摄
 
本次由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院长妈妈有约” 社会实践团队在坑东村 “党建 +” 邻里中心开展的 “反诈 + 禁毒” 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情景剧演绎、识毒图文讲解、知识竞赛、禁毒手抄报制作及安全承诺印记等丰富环节,让 “小候鸟” 们在互动体验中掌握了反诈技巧与禁毒知识。从 “拆穿骗局” 到 “识毒辨毒”,从 “知识抢答” 到 “以画明志”,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实践队对青少年安全成长的用心。
活动尾声,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支教队员们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一张充满笑容的大合照,更是 “反诈禁毒” 安全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的瞬间。未来,这些知识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 “安全铠甲”,而 “院长妈妈有约” 社会实践队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守护青少年安全,让更多孩子在关爱与引导中学会自我保护。
 
作者:朱锦添    来源:“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解码千年“大救驾”,食生学子赴大救驾文化承载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青春“蜜”码助振兴——广外艺青年解锁水冚蜂蜜产业新动能
  •  西华大学雷锋青年团--"西"望"方"兴社会实践队   方碑社区实践收官-西华学子携方碑社
  • 雷锋青年团——“西”望“方”兴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第九站:粘土房屋巧搭建
  • 西华大学雷锋青年团——“西”望“方”兴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第八站:纸盘绘彩,脸谱
  •  “三下乡”第七站: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绘就报国情怀 西华大学雷锋青年团——“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