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开展“暖心陪伴,文化悦心”老年关怀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社会关怀是联结个体与社会的温情纽带,其重要性早已融入社会运转的每一处脉络。河南理工大学“颐老趣伴,智绘童程”实践团队以行动践行这份责任担当,用关怀让老年群体真切感受社会的脉脉温情与深切敬意。
       群体互动里,文化传承暖人心。在敬老院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与老人一同调漆绘扇。素白扇面上,山水花鸟渐次晕染,吉祥纹样跃然纸上。老人们在与孩童的互动中,不仅见证传统工艺在指尖流转传承,更在笑语与墨香里真切触摸到陪伴的温度,让文化交流成为情感联结的桥梁。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教老人做漆扇   杨舵摄)
       个体陪伴中,笔墨温情润日常。这份以文化为核的关怀,更延伸至社区独居老人身边。志愿者上门拜访时,笔墨纸砚成了最贴心的媒介:研墨铺纸间,或陪老人挥毫写字、共赏书法意趣,或在墨香中写下暖心字句。书法艺术的温润气质与陪伴的细致关怀相互交织,让独居老人的日常时光也浸润着被牵挂的暖意,让社会关怀从院落里的集体温暖延伸至独居生活的点滴瞬间。
                                                  (图为社区独居老人写毛笔字 刘梦冉摄 )
       科学调研下,精准关怀更贴心。对老年需求的关注不止于情感传递,更延伸至科学实践的层面。志愿者们发起面向老年群体的专项调查问卷,从生活照料的细节到精神需求的痛点,从健康服务的期待到社交活动的偏好,每一份问卷都承载着倾听老年心声的诚意。这些数据为关怀行动从“情感传递”走向“精准供给”提供了现实依据,让社会关爱更贴合老人的真实期盼,让每一份温暖都送到心坎上。
      七月的社会关怀活动虽形式多样,却始终围绕“尊重、陪伴、倾听”的核心。它们在传递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在全社会营造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让关爱老人成为夏日里最动人的风景,成为社会文明的鲜明底色。
作者:孙元峰 刘梦冉 魏洁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颐老趣伴,智绘童程”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解码千年“大救驾”,食生学子赴大救驾文化承载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开展“暖心陪伴,文化悦心”老年关怀活动
  • 青春“蜜”码助振兴——广外艺青年解锁水冚蜂蜜产业新动能
  •  西华大学雷锋青年团--"西"望"方"兴社会实践队   方碑社区实践收官-西华学子携方碑社
  • 雷锋青年团——“西”望“方”兴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第九站:粘土房屋巧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