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城市儿童人工智能素养情况,更好普及AI知识,2025年7月22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星昱九州”实践团队来到雁塔区杜城街道联盟新城社区。团队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辖区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并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AI知识科普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AI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本项目团队带队教师为梁渊老师,负责人为日文学院卢睿喆,由来自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英文学院、中文学院等多个学院的14名成员构成,本次实践聚焦“城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情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余份。在问卷填写过程中,城市儿童普遍展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填写效率较快;对于部分低年级学生,志愿者们给予了细致耐心的一对一协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问卷填写。

问卷完成后,卢睿喆队长开始了第一节AI启蒙课堂。课堂以从“AI——我们的朋友”为主题,旨在引导孩子们将AI视为可亲近、可理解的伙伴。活动中,孩子们观看《超能陆战队》中人工智能——大白的相关片段,仔细观察大白的行为,纷纷反映AI是一个“十分厉害的朋友”。整堂课互动气氛热烈、反响积极,孩子们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还主动提及DeepSeek、豆包等他们接触过的AI工具,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对新兴科技的初步认知与兴趣。

当然,AI也并非万能。主持人通过对比《红楼梦》中林黛玉情绪的变化和Ai情绪的表现,让孩子们认识到AI是“无法真正理解感情的朋友”。随后放映的《机器人总动员》片段中人类因过度依赖机器人丧失思考能力等内容,深刻展现了AI是“需要警惕和思考的朋友”。

在初步认识AI之后,第二节课聚焦于“如何运用AI”。主讲人将AI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开场通过播放一段动画短片——“小机器人的一天”,展示智能闹钟唤醒、智能冰箱提醒食材储备、智能导航规划路线等场景,迅速将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到“AI如何改变生活”这一核心话题上。为了引导孩子们对AI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意识到AI也不是万能的,也可能给出错误信息,主持人给AI工具一个指令:“请生成唐代诗人李白的七步诗”。AI直接生成七步诗的诗句。主持人这时提问“有没有同学看出哪里不对劲?”,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激动地站起来说“七步诗是曹植写的!”。这个案例表明我们在使用AI时保持独立思考、警惕其错误的重要性。生动的案例与贴近生活的解读,让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变得可触可感。
活动最后,实践团对其中四位同学进行简短访谈。当他们被问到“你觉得我们使用AI时应该保护个人信息吗?”,其中一位同学说“需要,要是把家里的地址、爸妈的电话这些告诉AI,万一被坏人拿到了可就糟了。上次我看到动画片里,有人随便在网上填了自己的信息,结果收到好多奇怪的电话。而且老师也说过,个人信息是很重要的,不能随便告诉别人,AI也一样,不然可能会遇到麻烦。”这说明孩子们隐私意识较强,懂得防范网络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团队名称:“星昱九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文稿撰写:倪贝贝
图片摄影:吕晨淼、李婵娟
团队成员:卢睿喆、王浩鱼、程煜婷、张梓萌、王一帆、吕晨淼、石育凡、倪贝贝、徐梦妮、刘斐然、谢依楠、李婵娟、邱佳悦、张影
指导老师:梁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