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走进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守护心灵绿洲,践行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
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走进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守护心灵绿洲,践行青年担当
  导语:2025年7月7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12名学生成员在一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带领下,展开了为期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此次实践志愿者们深入了解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心,主要围绕每天对患者开展的德智体美劳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开展,更好的的帮助患者康复以及深化志愿者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并特别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为积极响应这一重要指示,2025年7月7日,渭南师范学院“渭师心援阳光护航团”的12名学生成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程芮带领下走进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女病区和康复病区的轻症患者,以“立德润心、启智明心、强体健心、尚美怡心、勤劳育心”五大主题为核心,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形式缓解患者症状,助力其心理健康成长。此次实践活动,是该校将“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生动实践,也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基层心理健康事业的重要举措。

  志愿者们分别抵达女病区与康复病区后,科室负责人对他们的到来致以热烈而诚挚的欢迎。负责人先是细致地为志愿者介绍了两个病区患者的基本情况,随后便带领大家进入病区参与查房工作。在每日的例行查房中,志愿者们得以近距离接触真实的精神疾病案例,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在观察与反思中收获了远超课本的认知与感悟。在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活动的这段时间里,各病区的医护人员始终给予志愿者们全方位的支持与悉心指导,从流程衔接、患者沟通到活动开展细节,都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整个志愿活动得以井然有序地推进。

  志愿者们在科医生领下进行查房,了解每个患者近期的基本情况以及住院的感受。病区带教老师们向志愿者普及相关心理疾病的症状,着重讲解了抑郁症的表现以及诊断标准。并按照真实的病患情况进行介绍。志愿者小李表示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心理疾病的呈现状况: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注意力不集中,令人十分心疼,真希望他们成功康复……”

  立德润心,志愿者们带领患者们讲述红色故事,回顾先烈英雄事迹,促进个人健康成长。“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色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这位患者讲述的是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讲述过程中其他患者们沉浸其中对革命故事深表敬畏,在讲述完毕后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都深深革命先烈的精神所感动。在讲述完红色故事之后,志愿者带领患者们进行唱红歌的活动,“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们带领志愿者一起学习了《我和我的祖国》。在教授一遍后,大家一起唱了一遍,每个人都沉浸其中一颗颗的爱国之心在嘹亮的红歌之中热情的跳动。

  启智明心,志愿者们和患者进行拼图搭积木活动,在合作中患者们首脑并用,不仅提高了认知灵活性还收获了合作益智的快乐。志愿者和患者们一起把一块块小的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小车,大家都发挥想象力,交谈与合作中大家其乐融融。随后志愿者和患者们一起进行拼图,大家都神情专注,看着最后的拼好成果一一摆弄着手中的碎片。一次拼不好患者们又重振旗鼓,在拼的过程中大家欢声不断,志愿者也用相机记录下一幕幕温馨的时刻。最后患者们看着自己拼出的成果都获得了极大地成就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志愿者们也都为之高兴。

  强体健心,志愿者们以体育为主题,带领患者们进行体育运动,帮助患者活动身体,以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恢复。志愿者们首先带领患者们练起了太极拳,以舒缓的招式帮助大家活动身体、放松身心。“起势、左右搂膝拗步、左右云手……”随着志愿者的口令,患者们跟着抬手、转身、屈膝,一招一式虽不熟练,却格外认真。在缓慢舒展的动作中,僵硬的肢体渐渐变得灵活,紧绷的神经也悄然松弛——这不仅是筋骨的舒展,更是心灵的疗愈,每一次呼吸吐纳间,都藏着对身心平衡的温柔滋养。

  除了传统武术练习,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活动,让患者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活动起来。在与医护团队的研讨协商下,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击鼓传花”“珠行万里”两项康复活动。活动开展期间,现场氛围热烈,多名患者在活动结束后主动与志愿者交流感受,分享心得体会。在一个个精心策划的强身健体小游戏中患者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很多患者在平淡的康复生活中漏出了久违的笑容,志愿们看到患者们的笑容也感受到了实践的意义。

  尚美怡心,志愿者带领患者们进行各种以美育为主题的活动,带领患者们放松身心感受艺术。志愿者们带领患者进行刮画、画扇子。折纸小游戏。在刮画活动中,参与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其中一位爷爷,在刮画作品中写上了“伟大的北京”这五个字。参与者无一不为之称赞动容,另一位奶奶,通过花开花落的创作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时每一位参与者仿佛都是伟大的艺术家,在画板上展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志愿者还是患者都被互相治愈。在画扇子活动中,志愿者首先画了一个西瓜范本,患者们参照模仿,但画出的西瓜各有不同。完成西瓜作品后,参与者用自己的扇子作品扇着清凉的风,此时炎热的夏天,在这瞬间凉爽无比,志愿者与患者共同体验了创作的乐趣。到了折纸活动,志愿者在前方一步步教大家折爱心,在复杂的折纸中大家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志愿者全程提供细致指导,助力每位参与者完成作品。最后大家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爱心。每位患者都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勤劳育心,患者与志愿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这不仅是对患者行为能力的锻炼,更是一次价值观的重塑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志愿者与患者携手开展了病区清扫活动,为身心康复搭建起坚实的实践平台。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没有刻意的安排,偶尔对视时的微笑里藏着无需言说的信任。每个人都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当清扫后的病区变得窗明几净,空气中仿佛都多了几分清爽。患者们看着共同劳动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在挥洒汗水中体会到“动手创造价值”的乐趣,更在分工协作中重新感知“被需要”的意义——那份为集体付出的责任感,如同种子般在心底萌发,为他们未来重返社会、融入生活悄悄积蓄着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渭南师范学院校团委书记赵琦在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原的陪同下,专程来到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看望慰问正在开展服务的志愿者们。两位领导与志愿者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每日日程安排以及大家的生活保障情况,言语间满是关切与鼓励。志愿者负责人党雨桐围绕“立德润心、启智明心、强体健心、尚美怡心、勤劳育心”五大主题,条理清晰地汇报了活动的开展进程、特色亮点以及团队成员的实践感悟,并代表全体志愿者对学校领导的专程慰问表达了诚挚感谢。在场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让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落地生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带来了远超书本的收获;领导的关怀更让大家备受鼓舞,将化作后续服务的强劲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校领导此行不仅为志愿者们注入了精神力量,更与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深化校院合作、共推心理健康服务事业发展达成了共识。双方期待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让专业资源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而志愿者们也将带着这份嘱托与期待,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的岗位上挥洒青春,用实际行动书写青年担当。

  时光匆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已近尾声,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活动虽暂告段落,但其承载的温暖与意义,却如涓涓细流般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患者们会记得志愿者们俯身倾听的耐心、手把手教学的温柔,那些细碎的关怀如同星光,点亮过他们灰暗的时刻;而志愿者们也会珍藏患者们绽放的每一抹笑容——那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最好见证,是付出后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这场实践里,他们以德育为土壤,让心灵在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以智育为钥匙,用拼图积木唤醒思维的活力;以体育为基石,借拳脚舒展滋养身心的平衡;以美育为画笔,凭色彩与歌声勾勒生活的诗意;以劳育为纽带,在协作劳动中重塑价值的认知。当真心与善意播撒向世界,收获的必然是幸福与安康的回响。暂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的日子里,渭南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将带着这份实践的感悟,继续深耕志愿事业,以热忱续写担当,以行动诠释“永远向上”的渭师青年模样,让青春在服务他人、温暖社会的道路上持续绽放光彩。
作者:张瑞婧 许天成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渭师心援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走进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守护心灵绿洲,践行青年担当
  •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广州航海学院穗乡农韵推广突击队圆满完成总结汇报工作
  • “‘艺’心‘益’意,点亮繁星”特殊儿童帮扶团——巢湖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为特殊儿童送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