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清远7月30日电(通讯员李恩烯孟文轩王熙)为响应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号召,广州新华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数”一“数”二突击队于7月12日至18日前往清远英德市九龙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探索“九龙三十三景”和民宿规划,旨在构建数智文旅模式,打造数字化文旅生态体系。
溯源传统工艺,挖掘在地文化底蕴
7月12日,突击队首站前往广九豆工坊,开展文化调研活动。在工坊内,队员们实地体验了九龙豆腐的传统制作工艺:将饱满黄豆与清水倒入石磨,顺时针推转磨盘,乳白豆浆沿磨槽流出,经滤网过滤后倒入铁锅小火慢煮,豆香随蒸汽扩散至整个工坊。待豆浆微沸,表面凝结出薄如蝉翼的豆皮,队员们用小刀沿锅沿划开,捏住两端提起挂在竹架上,完成豆腐皮的制作。

图为队员们共同体验磨豆环节。吴子健 供图
7月12日,广九豆工坊作为集生产与文旅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承担九龙豆腐的生产任务,还通过全年手作体验、三月豆腐节等活动,联动周边资源打造“从舌尖到心尖”的豆香旅游线路。据广九豆工坊负责人介绍,目前九龙豆腐每周外销港澳及马来西亚6吨;7月底,“悦游驿站”与书屋将正式运营;8月底,一座500平方米的豆文化博物馆也将对外开放,助力游客全面了解豆文化。

图为队员们与广九豆工坊负责人深入交谈。吴子健 供图
踏访自然胜景,梳理文旅资源脉络
7月13日,突击队深入“九龙三十三景”,实地调研这片喀斯特地貌的文旅资源。在“阡陌芸薹”景点,荷塘与峰林形成独特景观:粉荷点缀于碧叶间,远处峰林直插云霄,湖面倒映群峰与流云,鸭群游过泛起涟漪,动静相映展现自然灵韵。
“将军挂印”为一孤立山峰,峰顶岩石棱角分明,阳光照射下,灰褐色岩壁呈现明暗光影“龙泉倒影”水域清澈,岸边绿树与远处峰峦的倒影交融,难辨实景与虚像。行至“千军拜将”观景台,可见数百座峰林呈倾斜状朝向主峰,高矮错落,气势磅礴。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正在探寻“九龙三十三景”。方浩亮 供图
7月14日,队员们前往峰林晓镇,调研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设施的融合情况。在“峰来运转”巨石旁,木质水轮车缓缓转动,带起的水雾经阳光折射形成彩虹;正值荷花盛放期,队员们乘小舟穿行荷塘,荷香混着水汽弥漫,蜻蜓点水、鱼戏莲叶的场景展现出盎然生机。午后沿木板小径行走,两侧针茅随风起伏,“漫天飞仙”装置在风中轻摇,与远处峰林形成独特景观。
园区内,五彩风车、红灯笼与风铃组成的文化走廊富有童趣,小火车载着游客穿梭荷塘,高空滑索“峰林飞翔”可让体验者从百米高空俯瞰全景。队员们在调研过程中,向游客与商户发放问卷,收集对文旅服务的需求及建议,为当地文旅资源整合提供数据支持。

图为突击队队员进行问卷调研。吴子健 供图
探访金造村,探寻红色文化
7月15日,突击队走进红色古村落金造村,探访革命遗址。在罗发故居,泛黄的报纸、斑驳的照片与陈旧的荣誉证书,记录着这位革命先辈的生平事迹:1944年投身抗日,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东江纵队斗争,1949年组织九龙金造起义,转业后深耕农业科研,离休后仍心系老区振兴。革命历史展厅内,墙上的战况记录与玻璃柜中的枪械、文件,还原了九龙起义与金造保卫战的历史场景。

图为队员们仔细听着罗干部细致讲解。吴子健 供图
在罗氏祖祠片区,队员们调研了解到金造村的人文渊源。罗氏宗族依托深厚的祠堂文化,1949年罗发父子借助家族人脉资源,成为当地起义军的领导核心。队员们与村干部罗先生交流时,对方表示:“数字化手段能让红色故事传得更远,但创新要兼顾村中老人的接受度,历史的根不能丢。”

图为队员们认真观看有关罗发老同志的纪录片。吴子健 供图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在红色古村落金造村的合照。吴子健 供图
调研民宿产业,探索数智赋能路径
7月16日,突击队走访碧乡客栈、至尚客栈、宜居客栈三家代表性民宿,调研民宿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化升级路径。碧乡客栈的百年碉楼是最大特色,斑驳墙面记录着岁月痕迹,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提供汉服体验、休闲茶歇等服务,希望能用动画形式把碉楼故事和周边风光展现出来,吸引年轻游客。”
至尚客栈负责人指着窗外峰林说:“峰林晓镇、洞庭仙境这些景点是核心吸引力,但宣传方式较为传统。”他认为动画、短视频等数字形式能让美景“活”起来,主动向队员询问内容创作的具体方案。
宜居客栈老板则擅长线路设计,串联起峰林晓镇、湴田村、金造村等景点,他说:“微信视频号传播效果直接,但要保留乡土气息,不能过度商业化。”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客栈负责人深入交流。吴子健 供图
在为期五天的外出实践活动中,突击队的足迹遍布九龙镇的豆工坊、红色古村、自然景区及特色民宿。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九龙豆腐的传统工艺、金造村的红色记忆、峰林山水的自然风貌,更通过与当地从业者的深度交流,精准捕捉到三方面需求:传统工艺传承中对创新研发的渴求、红色文化传播中对数字化尺度的把握、民宿运营中对多元宣传渠道的探索。
梳理数据研讨转化路径,数智赋能九龙文旅振兴
“数”一“数”二突击队于实践活动最后两天对前期收集的调研数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围绕九龙镇文旅资源数字化转化路径开展专题研讨。广州新华学院“数”一“数”二突击队的实践成果,正在逐步转化,推动当地在保留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注入科技活力,助力喀斯特峰林间的千年故事借助数字化手段传得更远,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愈发清晰。

图为队员们一起激烈探讨工作中的想法。朱特林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