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治水兴村,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赴陕西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市水环境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耿镇多个行政村,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乡村环境提升的协同推进。通过实地调研,团队系统考察了当地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分散式处理设施运行效能及再生水回用情况,同时评估了环境整治对村容村貌、生态宜居性的综合影响。实践团以问题为导向,梳理治理模式创新点与短板,提出技术优化与长效管理建议,助力耿镇实现"治污"与"焕新"的双向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知行合一:从课堂到田间的跨越
         实践团在调研前期系统梳理了高陵区农村环境整治政策文件,对耿镇街道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点位进行网格化标注。团队成员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水质快速检测、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为实地工作奠定基础。
         走进耿镇村落,实践团发现环境治理成效呈现鲜明对比:在武家堡村,新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稳定运行,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灌溉村集体苗圃;而王家滩村因管网年久失修,生活污水仍直接排入灌溉渠。这种差异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农村环境治理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建立长效运维机制。
问题与思考:环境治理的多维挑战
         在与村民的访谈中,实践团了解到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面临三大矛盾:一是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部分污水处理站因缺乏专业维护而闲置;二是环保意识存在代际差异,年轻群体能熟练进行垃圾分类,而老年村民仍保持传统生活习惯;三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难题,经济作物种植区的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在榆楚村调研时,一个细节令团队成员印象深刻:村委会门口的垃圾分类亭干净整洁,但村道旁的沟渠却漂浮着农药包装袋。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出农村环境治理的复杂性——硬件设施的完善只是第一步,村民环保习惯的养成需要更长时间的引导。
青春答卷: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基于调研发现,实践团提出"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治理建议:一是建立"村级环保专员"制度,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设施日常维护;二是开展"环保积分制"试点,用生活用品兑换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治理;三是推广"污水资源化"模式,将处理达标的中水用于农业灌溉,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耿镇街道办举行的调研成果汇报会上,实践团的建议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回应。高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大学生们的专业建议纳入下一步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实践调研让环境专业的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需要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环境问题;青春担当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能力和务实精神。当采样瓶中的水样变得清澈,当问卷上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这群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完成了从书本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跨越。他们用专业与热情,在渭河之畔留下了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绿色足迹。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南财学子“三下乡” : “一村一品”调研队解码中草药产业振兴密码
  • 农田丈量遇“魔法”,乡村数学绽火花————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暑期实践团助力乡村教育
  • 医心护民:青春力量守护乡村振兴健康防线
  • 朱子文化传薪火 考亭实践探真章
  • 朱子文化传薪火 考亭实践探真章
  • 2025年7月12日,“取经百强·聚力乡兴实践行”实践队走进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开展朱子文化调研活动,挖掘朱子文化当代价值,助力乡
  • 三下乡 2025-07-31
  • 科技赋能葡萄香,青春聚力助振兴——厦门医学院实践队赴水吉镇调研科技特派员制度
  • “乡野蒲公英”三下乡——以爱为舟
  • “乡野蒲公英”三下乡——以爱为舟
  • “乡野蒲公英”实践队在宜宾市翠屏区骑龙社区的夏日阳光下如约扎根,将主要精力倾注于社区儿童托管服务,用爱心与责任为孩子们的假期撑
  • 三下乡 2025-07-31
  • 红心筑梦,红韵传薪——西华大学学子深耕红土育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