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暑期实践团于8月10日面向高密英华学堂的学生们开展以“颂党爱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程海生通讯员摄
学习党史知识 传承红色基因
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从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到1921年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从蔡和森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同学们在历史脉络中感悟党的伟大。在认识队徽、团徽、党徽的环节中,大家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问答,加深了对党团队组织的认知与认同。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程海生通讯员摄
弘扬革命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课程重点讲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南泥湾精神和雷锋精神等五种革命精神。通过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气概。许多同学在听到15岁的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纷纷流下感动的泪水,表示要以英雄为榜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姜钰通讯员摄
践行爱国之志 争做时代新人
在“青少年怎样爱党爱国”环节,老师引导同学们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生说:“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我要从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劳动做起,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同时组织同学们集体朗诵毛泽东、周恩来、习近平等领导人关于爱国的重要论述,在铿锵有力的诵读中坚定报国之志。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姜钰通讯员摄
教师寄语未来 厚植家国情怀
“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在时间的画卷上记录赤子情深。”老师们在课程最后深情寄语,强调爱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勉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课后还布置了“我的爱国行动计划”实践作业,鼓励同学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日常行为。
此次思政第一课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下一步,团队将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姜钰通讯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