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寻数乡间趣,乡野童心印智虹——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黄浦丁,付正倩,李如林,尹丽晓】叶脉间藏自然韵,指尖下印艺术情。午后的植物拓印课堂,化作孩子们探寻自然奥秘的天地。志愿者带领同学们精心挑选花叶素材,并为孩子们用盐水清洗浸泡花叶。课堂上,孩子们专注地摆弄叶片,作出美丽的图形,志愿者逐一为孩子们固定好叶片位置,稚嫩却认真的敲击声接连不断;他们踊跃尝试,跟着志愿者的指导调整拓印力度,他们拿着拓印成功后的布匹,在充满生机的氛围中收获成就感。


手指画课堂上,孩子们以手为笔,用心绘画,用画笔绘画出小动物或花朵,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感知图形拼接之趣。中国剪纸课上,老师展示对称的剪法,教孩子们剪对称图案,引领他们发现对折次数与剪纸层数的美。红纸在手中流转,剪出的对称纹样里藏着数学的韵律,指尖创意与数理认知一同生长。在红纸翻飞中体会对称美学与数学逻辑,作品里满是童真与智慧。


趣味数学进课堂,思维之花绽光芒。志愿者带来“单位的认识”志愿者通过生活实例,度量课桌,同学们相互比臂长,让学生直观理解拃和庹概念。请写规范字,请讲普通话,志愿者带来“普通话”课程,志愿者结合趣味普通话游戏,通过"生僻字""绕口令"等趣味形式,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规范表达。激发了孩子兴趣。同时还进行了“故事分享会”和“轨道传小游戏这样的课程让孩子对数学更感兴趣,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夏日的操场洒满阳光,志愿者和孩子们的笑声比蝉鸣更响亮。篮球架下,志愿者认真教孩子投篮,掌心的温度随着篮球起落传递;操场上,白色羽球在空中划出弧线,志愿者故意放慢速度,看孩子们蹦跳着扬起球拍;呼啦圈甩得欢快,志愿者和孩子手拉手钻进呼啦圈,脚步乱了也笑得开怀。足球在圆圈里传来传去,踢飞了就齐声喊“再来”,足球滚过草地,几个身影追着跑,衣角扫过青草香。没有胜负,只有掌心相触的暖,并肩奔跑的甜。汗水浸湿衣衫时,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这是属于夏天,属于陪伴的温柔模样。
此次活动以手作与运动为载体,让数学融入乡野生活。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亲近数学,不仅收获知识,更点燃探索热情,让智慧之光在童心绽放,用爱与数搭建起成长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