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北京城市学院“青衿赤脉”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朝阳、顺义,以史为鉴赋能社区爱国教育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续航,迈步街巷播火路

2025年暑假,北京城市学院“青衿赤脉”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启意义非凡的旅程,深入朝阳区与顺义区社区,聚焦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组织多样活动。实践团成员以蓬勃朝气,活跃在社区楼宇间,通过情景演绎、史料展播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回望过往、叩问初心,为社区思政教育增添青春活力,在缅怀历史中积蓄前行能量。

深耕史脉,搭建“溯史”知识库

为让反法西斯历史宣讲真正走进青少年心里,实践团在筹备阶段就下足了“备课”功夫。成员们多方搜集《烽火岁月:中国抗战档案实录》《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战场》等珍贵史料,梳理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历史脉络、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格局中的独特作用,提炼“以弱胜强的民族韧性”“正义同盟的守望相助”等深层内涵。宣讲过程中设计了不少启发式问题,比如当看到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你会想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体现在哪里? 和平年代的我们,该如何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历史讲述更有代入感。

朝阳行:于丰富情境之内,播撒下历史的点点微光

社区课堂:让英雄故事“扎根”在少年心田

朝阳区白鹿社区活动室里,实践团的“反法西斯课堂”开始了。这次,成员张同学没直接讲历史,而是先抛了个问题:“大家心里,有没有特别佩服的抗战英雄呀?谁来讲讲他们的故事?”话音刚落,一个小男孩就举了手:“我知道左权将军!他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一直在前线指挥战斗,最后为了掩护大家转移,牺牲的时候才37岁。”旁边一个女孩也抢着说:“还有狼牙山五壮士!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大部队,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跳了崖,太勇敢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活动室里满是对英雄的敬意。

时间轴滚动时,“七七事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百团大战”等重大事件顺着时间刻度逐一显现,实践团成员慷慨讲述:“注意这段,中国军民的持久抗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互动环节里,“历史拼图”游戏迅速调动起兴致——孩子们合作拼出“台儿庄战役”“阿拉曼战役”等关键场景,在拼图完成的雀跃声中,记住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等重要节点。

顺义行:借鲜活载体,触动历史回响

社区影像角:历史照片“显”出力量

顺义绿港家园社区活动室,实践团展示的“光影中的抗战记忆”照片展引来了孩子们的注意。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在展板上铺开:有战士们匍匐在战壕里瞄准射击的身影,有战士们负伤仍然坚守前线的场景,还有战士们艰苦渡江的画面。孩子们凑近细看,指着照片里的细节小声讨论:有的好奇战士们身上的装备,有的留意民众手中的工具,在光影的凝视中,那些定格的瞬间仿佛有了温度,悄悄在心里刻下历史的印记。

 

少年之力 行于当下:以行动延续红色薪火

在日常点滴中,如何让红色精神落地生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怎样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实践团倡议:

一是厚植勤勉向学品格:课堂上专注钻研,以“钉子精神”攻克知识难点;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拒绝拖延懈怠,用奋斗姿态传承“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进取精神。

二是践行友善互助准则:看到同学遇到难题主动分享思路,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分担任务;对身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像革命年代军民互助那样,让温暖在日常传递。

三是投身实践服务社会:课余时间参与校园公益,如协助低年级同学适应环境、参与校园安全巡查;假期走进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老旧小区清洁等活动,在服务中体会“奉献”二字的分量。

四是坚守正直敢为底线:遇到同学间的矛盾主动劝解,发现破坏集体利益的行为及时制止;面对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保持清醒判断并主动澄清,用勇气守护心中的正义天平。

双向共鸣:从“被动聆听”到“共创史话”

搭建社区“历史共创平台”

实践团注重“众人拾柴”的力量。在朝阳、顺义的社区里,发起“少年编绘抗战记忆”项目,通过“史料片段解读+故事脚本创作+漫画图文改编”,引导青少年成为历史的“二次创作者”。实践团成员穆同学启发大家:“可以把社区老人口中的抗战小事画出来。 经过共同打磨,孩子们创作的《我们社区的抗战故事》漫画集在社区橱窗展出,还被制成有声故事在社区广播播放。这种由青少年主导的创作与传播,让反法西斯历史从书本走向生活,更让大家在参与中深刻理解:每一个平凡人的坚守,都是历史长河中闪光的浪花。

以青春行动,开辟历史传承新航道

细数朝阳、顺义社区的实践历程,““青衿赤脉”实践团收获诸多创新成果:在内容层面,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转化为社区居民可触摸、可融入的“身边记忆”;在形式层面,凭借互动化、场景化、故事化的方式,打破社区历史教育“单向灌输”的壁垒;在成效层面,不仅让青少年明晰“80载岁月流转”的历史纵深,更唤醒了社区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爱国热忱与传承意识。

实践团成员在复盘时感慨:“我们意识到,社区里蕴藏着无数待发掘的‘记忆瑰宝’——老人珍藏的战地书信、街巷里流传的抗战传说、老建筑承载的历史故事……未来,要拓展‘社区记忆唤醒’计划,让人们从‘历史旁观者’变为‘记忆打捞者’‘精神延续者’。据悉,团队已筹备与社区联合打造‘历史记忆陈列角’,让反法西斯历史教育在社区持续扎根,让青春动能成为点燃历史情怀、培育家国担当的‘助推器’。

“历史铭记”行动倡议

在各社区活动收尾时,宣讲团发起“反法西斯历史铭记三大行动”:一是“时光信箱”,在社区设置“致历史的信”投递箱,鼓励居民写下对历史的感悟、对先烈的敬意,每月选取部分信件在社区公告栏展出,让心声传递;二是“记忆拼图”,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抗战记忆地图”绘制,标注曾发生在周边的抗战小故事、小地点,逐步拼齐属于本地的历史碎片;三是“青春接力站”,在社区设立“历史传承岗”,由青少年轮流值守,通过情景剧、快问快答等形式,向过往居民普及反法西斯小知识,让历史在日常互动中流转。

这是绿港家园社区于2025年8月写给“青衿赤脉宣讲团”的感谢信 。信中在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绿港家园社区和参与讲座的孩子们,真心感谢你们!主题讲座如一场及时雨,让孩子们在生动的讲述中走近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你们精心准备的史料详实可感,从泛黄的老照片到战士的家书,每一份素材都带着岁月的温度;讲述的故事鲜活动人,无论是街巷里的抗战小事,还是英雄们的热血壮举,都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历史普及,更像一座桥梁,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了根。期待未来能与贵团开展更多合作,一起为孩子们的成长添砖加瓦,让更多年轻一代在历史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历史指引征途,青春接力前行

从朝阳到顺义,“青衿赤脉”实践团用脚步串联社区,以热忱践行初心。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的记忆,在社区宣讲中、互动里、邻里畅谈间,变作一幕幕深刻共鸣、一次次精神洗礼。这既是青春与历史的隔空对话,更是当代青年以行动激活社区教育、以传承培育家国情怀的鲜活实践。往后,盼更多这样的青春实践,在历史传承与社区成长的交织中,谱写出更多“以史润心、以文铸魂”的动人篇章,让胜利的光芒始终照亮前行的征途。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