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曲园七秩·薪火承韵”实践队于曲园校园内,精心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校庆明信片创作活动。这一活动,恰似一座桥梁,既为即将到来的暑期宣讲巧妙预热——届时,实践队员们将怀揣着对母校的深情,回到各自的高中母校,向学弟学妹们娓娓道来曲园的动人故事;又宛如一封封深情的信笺,让一张张饱含深情的明信片,将对母校的眷恋与曲园精神一同寄往远方。
活动序幕拉开,微信群里瞬间热闹起来,讨论声如潮水般涌动。统筹组宛如精准的天气预报员,实时关注着天气的每一丝变化,及时且准确地通知大家集合的时间与地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诠释着他们的用心,为活动的顺利展开筑牢了坚实的基石。
在微信群这片交流的沃土里,实践队员们纷纷化身资源分享者,慷慨地分享着制作明信片的丰富资源,为大家的设计灵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此同时,群里还流淌着经典的智慧之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语句,如璀璨的星辰,不仅是对学术追求的深刻诠释,更为明信片的内容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富有哲理的语句巧妙融入到明信片的设计中,让明信片宛如一本内涵丰富的书籍,更具韵味与深度。
随后,实践队员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明信片的制作工作中。此次制作的明信片,其图片素材皆源自队员们日常用镜头捕捉的曲阜师范大学校园美景。春日里,校园宛如梦幻的童话世界,樱花如云似霞,粉嫩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队员们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浪漫而美好的瞬间;夏日中,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展现出校园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秋日时,金黄的梧桐叶铺满校园小径,仿佛是一条金色的地毯,引领着人们走进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冬日里,白雪皑皑,校园银装素裹,宛如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王国,别有一番宁静而祥和的韵味。队员们精心挑选着这些照片,希望借助它们展现出曲园四季不同的独特之美。
制作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全神贯注,仿佛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们围坐在一起,仔细地挑选着照片,认真地进行着排版设计。有的队员如同严谨的画家,负责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确保每一张照片都能在明信片上完美地呈现;有的队员则宛如细腻的诗人,专注于文字的撰写,将对母校的祝福和对校庆的期盼融入到每一个字里,让文字充满了温度与情感。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地完善着明信片的设计,让每一张明信片都逐渐拥有了独特的灵魂。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明信片制作。鹿青媛供图
然而,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实践队员们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图片的色彩搭配不够协调,文字的排版不够美观等。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如同团结的战友,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有的队员提出可以利用“canvas可画”工具中的滤镜功能来调整图片的色彩,让图片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有的队员建议重新排列文字的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让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明信片的设计终于臻于完美,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一张张精美的校庆明信片终于制作完成。这些明信片上,既有曲园美丽的风景,如诗如画;又有富有深意的文字,情真意切。每一张都承载着实践队员们对母校的热爱和祝福,仿佛是一颗颗炽热的心,在向母校诉说着深深的爱意。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明信片,队员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那是对劳动成果的满足,也是对母校深情的表达。
此次校庆明信片制作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让实践队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历史底蕴,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也为70周年校庆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让校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这些明信片也将在后续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队员将带着这些明信片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向师弟师妹们宣讲曲阜师范大学的故事,展现曲园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报考曲园,为曲园注入新的活力。
曲阜师范大学70年的风雨历程,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见证了无数师生的成长和奋斗。70年来,学校始终秉持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队员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曲园、热爱曲园,为曲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曲园的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传承和发扬。
在未来的日子里,“曲园七秩·薪火承韵”实践队将继续秉持着对母校的热爱,如一群勇敢的追梦者,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曲阜师范大学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实践队员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曲阜师范大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这些承载着爱与祝福的明信片,也将带着曲园的故事,如一只只自由的信鸽,飞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曲园的魅力和温度。(通讯员张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