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寄青春传薪火: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实践团以推普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语润巴渝兴石柱,推普筑梦促爱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7月15日至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语润巴渝兴石柱,推普筑梦促爱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通话推广活动,聚焦青少年语言能力提升与中老年群体语言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15日上午,实践团在华溪村“青少年之家”开设推普小课堂,以“汉字起源与发展”为切入点,结合动画视频和互动游戏,生动讲解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与实用价值。成员们设计“猜汉字”“绕口令接龙”等趣味环节,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纠正方言发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终于说对这个‘绕口令’了,以后我要天天练,把每一个都说标准”一名四年级的小女孩在拿到绕口令挑战奖励后开心地说到。
7月15日,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给小学生作普通话相关知识科普。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供图 针对乡村儿童安全教育需求,实践团创新融合“语言+安全”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教授“火灾逃生”“防溺水”等标准化自救术语,确保孩子们既能说准普通话,又能掌握关键安全知识。
7月15日,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小学生们在阅读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分发的安全知识宣传册。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供图 16日,实践团走进华溪村主街,通过实地访谈与标准化问卷,系统调研各年龄段普通话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当地青年群体普通话普及率较高,但部分中老年村民因习惯方言,在对外交流、就医办事时存在障碍。为此,实践团设计“方言转译挑战”活动,将生活中的高频词汇编成“方言-普通话”对照卡片,邀请村民们参与“你说我译”互动。运用游戏化教学,提升中老年使用普通话的意愿,使其体会普通话在拓展社交、获取信息方面的价值。活动紧扣当地乡村旅游、电商发展对普通话技能的迫切需求,助力村民掌握实用语言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语言动能。
7月16日,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与村民开展“方言转译挑战”。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供图
7月16日,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引导村民做普通话调查问卷。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供图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夯实了普通话基础,更帮助中老年村民打破了方言沟通的壁垒,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普通话在日常交往、信息获取以及乡村旅游、电商发展中的实用价值,有效激发了村民主动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为乡村注入了语言赋能的新活力。队员们表示,将继续探索“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普通话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产业发展的“无形桥梁”。通讯员 范林会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