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蟹”逅智水调研小队走进高邮西河村,实地探访当地特色螃蟹养殖产业,小队通过镜头记录下了田园风光,与养殖户深入对话,结合专业知识为其养殖产业出谋划策,助力西河村在生态养殖与产业增收路上的探索前行。
孟睿子摄
清晨的西河村,连片的蟹塘整齐排列,塘边栈道蜿蜒其间,偶有白鹭掠过水面,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调研小队抵达后,立即被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吸引:阳光下,养殖户穿梭塘间辛勤地劳作,规整的蟹塘闪烁着波光,其中暗藏着的养殖规划智慧与细节,为后续调研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观察素材。
梁静雯摄
稍作休整后,调研小队来到村委会,与村委会负责人徐春洪展开深入交流。谈及西河村的螃蟹养殖,负责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西河村水系发达,水质优良,特别适合螃蟹生长。螃蟹养殖现在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更是村民增收的‘金疙瘩’。”
在交流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养殖模式的转变:过去是粗放式养殖,全凭经验投喂,产量不稳、品质参差不齐;而现在引入智能化设备,通过机器精准控制投喂量,还能实时检测水质变化,既减少了饲料浪费,又保障了螃蟹生长环境稳定,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调研队员结合专业知识补充建议,智能化养殖模式可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例如接入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养殖方案,从而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减少水质污染。
关于销售渠道,负责人提到,除传统批发市场外,近两年村里搭上电商快车,通过直播带货、线上订单等方式将螃蟹销往全国,价格显著提升,养殖户干劲更足。同时,基于对市场的深入观察,调研队员提出,当下年轻消费者对“科学养殖”“智能溯源”等标签的认可度较高,后续可协助村里建立设备运行数据记录体系,让消费者清晰了解养殖环节的科技含量,以此来增强产品吸引力。
吕思辰摄
随后,在有着十多年养蟹经验的养殖户王大叔的带领下,调研小队沿着塘边栈道走进蟹塘核心区。王大叔介绍,蟹塘已安装智能水质监测设备,能实时显示pH 值、溶氧量等关键指标,投喂也由机器按设定程序执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不过,如何根据水质数据动态调整投喂方案仍是养殖中的一个难题。
在交流中,队员们不仅记录养殖情况,更现场提供解决方案:针对螃蟹预计在中秋前后集中上市的情况,可以提前对接冷链物流企业,确保运输环节的新鲜度。接着,又考虑到今年蟹苗存活率较去年有所提升,可以系统整理周边产区的蟹苗选择经验为村民提供参考。此外,针对当前通过机器精准投喂玉米、小鱼等天然饲料显著提升螃蟹膏黄饱满度的做法,可以进一步优化投喂时段设置,以持续提升饲料转化效率。
王大叔表示,“感谢你们的实地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与建议,让我们对后续养殖工作增添了更多信心。”
结语
此次高邮西河村之行,调研小队不仅见证了水乡的生态之美,更以实地考察为纽带,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帮扶力量,陪伴螃蟹养殖产业从“经验养殖”向“科学养殖”稳步迈进,助力西河村以蟹为媒,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