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河南省魏庄小学的教室里,河海大学满天星支教团成员郝若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虚拟水”科普课。这堂课将深奥的水科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物品,在乡村儿童心中悄然播撒下珍惜水资源的种子。
课堂上,郝若宇巧妙运用了河海大学在水科学领域精研的“绿、蓝、灰”三色虚拟水理论。她将其转化为孩子们手中挥舞的彩色“节水密令卡”,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三色卡片在孩子们手中翻飞,交织成一幅生动的“隐形水”知识图谱。这种将大学专业知识“降维”输出的方式,是河海大学“满天星”支教团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
图1 课堂上孩子们举起三色卡片与老师互动
图2 郝若宇同学讲解“虚拟水”知识
郝若宇表示,希望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端起奶茶时能联想到茶山的云雾,在触摸牛仔裤时能感知到江河的脉搏。让节约用水不再仅仅是“拧紧水龙头”的瞬间行为,而是理解水资源珍贵、感悟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后的自觉行动,将河海大学“天下有溺犹己溺”的家国情怀浸润到下一代心中。
图3 师生互动
图4 师生探讨节水愿景
这堂凝结河海大学专业智慧的“虚拟水”特色科普课,是高校知识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它如同大学深泉涌向田野沟渠的清澈支流,不仅灌溉着知识的幼苗,更在孩子们心中培育起未来守护国家水脉的坚韧信念与赤诚之心。这是河海学子响应国家水战略、服务乡村的青春行动,也是“满天星”支教团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