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滁州学院烽火巧匠实践队走进科技馆 以纸艺航天融合红色与科普教育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滁州学院地信专业
滁州学院烽火巧匠实践队走进科技馆
以纸艺航天融合红色与科普教育
         7 月 5 日,滁州学院亭城滁院烽火巧匠实践队的 7 名队员走进滁州科技馆,开展 “纸艺航天,共赴星河” 主题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折纸教学等形式,为 20 名小朋友搭建起连接红色基因与航天梦想的桥梁,实现了趣味实践与思想引领、科普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保障活动实效,实践队在前期开展了系统性筹备工作。队员们多次召开专题筹备会,紧扣红色文化与中国航天核心元素,精心筛选并设计了五角星、长征火箭、空间站等兼具教育意义与操作性的折纸图案,同时反复推演教学步骤,确保流程清晰易懂。
         物资准备方面,队员们自费购置各色卡纸、安全胶水、儿童剪刀等材料,按人均标准分装成 20 份 “手工大礼包”,保障每位小朋友的创作需求。此外,团队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教学 PPT,设计航天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并准备科普短视频,从内容到形式为活动注入丰富内涵,夯实活动开展基础。
          活动当日,滁州科技馆活动室内暖意融融。实践队成员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科普讲解组结合 PPT 与短视频,用童趣化语言为小朋友讲解航天知识;手工指导组一对一示范折纸技巧,细致纠正折角角度等细节;记录组则全程拍摄,定格孩子们专注创作的生动瞬间。
         教学中,队员们注重 “折纸 + 故事” 的融合传递:折五角星时,同步讲述其作为国旗象征、承载先烈信仰的红色故事,让小朋友在指尖操作中感知爱国情怀;折火箭、空间站时,结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介绍 “长征” 系列火箭、空间站等科技成果,将科学精神与探索勇气的种子悄然播撒。
当卡纸在手中逐渐变身为具象化的航天模型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作品欢呼,活动热情持续高涨。面对 “火箭为什么能飞”“空间站里有什么” 等问题,队员们结合科普内容耐心解答,进一步点燃了孩子们对宇宙的探索欲。
         活动尾声,孩子们带着亲手完成的作品走上讲台,与队员们合影留念,在欢笑中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滁州科技馆负责人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种将手工实践与思政教育、科普教育相融合的形式极具创新性,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让爱国与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值得推广。”
          此次实践活动,既让小朋友在趣味体验中感受了红色文化的厚重、触摸到航天科技的神奇,也展现了滁州学院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实践队队员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精神,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实现更大价值。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