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编织乡村振兴图景——孙涛
在安徽省合肥市马郢村,有这样一位志愿者,他叫孙老师。自2017年从在外打工十年后回到家乡,便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用点滴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力量。
孙老师是1970年出生,2017年回到家乡时,最初打算开个小卖部维持生计。但他发现村里老人在应对游客咨询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如不熟悉智能手机、容易混淆不同团队需求等,于是便接手了相关工作,还申请了微信协助沟通,与熟悉农事的父亲合作,一个负责对接协调,一个带队开展农业体验活动。
机缘巧合下,孙老师参与到村里“儿童乐园家园”公益小课堂的对接工作中,负责教室、教具安排,以及支教老师与家长、孩子的对接和安全保障等,这是他首次涉足志愿服务。之后,他看到村民的农产品有剩余,便在朋友圈帮忙宣传售卖,从最初的零星帮助到后来实现生鲜邮寄,切实为农户解决了难题。
多年来,孙老师在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深耕。2019年,他成立了本地志愿者服务队“巨星志愿服务队”,发起的多个项目屡获佳绩,“军训志愿服务队”项目获县级金奖,“安暖相伴”“寻宝计划”等项目也颇具影响力。其中,“寻宝计划”致力于挖掘村里有特长、有技能的老人,让他们发挥余热,从观望者变为家乡建设的参与者和共享者,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孙老师还探索出适合乡村的互助养老模式“敲门有声”,借鉴城市“窗帘之约”理念,结合农村实际,以老人是否按时开门为信号,及时关注老人状况。他通过“板凳会”等形式,融入老人聊天场景,收集需求并协调解决,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等工作。
如今,马郢村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秉持“人人都是志愿者,事事都有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者”的愿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孙老师用多年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的故事也成为马郢村发展历程中温暖而亮丽的一笔。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用奉献编织乡村振兴图景——孙涛
- 安徽省合肥市马郢村孙涛老师返乡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用点滴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力量。
- 三下乡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