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三下乡纪实:江南大学实践团江阴行,在创新沃土上书写青春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江南大学“知行新澄力”陈心语
这个夏天,江南大学商学院“志青春·与国同行”知行新澄力实践团踏上江阴热土,以“解码创新”为主题,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科创园区、企业车间、人才服务平台,在与政策制定者、创业者、一线从业者的深度交流中,触摸区域发展脉搏,积累实践经验,让青春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绽放光彩。

  一、政策护航:在人才服务中读懂“引才诚意”
  实践团首站来到江阴市人才发展集团,与负责人围坐畅谈。“从‘暨阳英才计划’的分层支持,到‘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的全周期服务,再到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每一项政策都瞄准‘引才、育才、留才’的核心需求。”集团副总夏茵茵的介绍,让成员们对地方人才工作有了直观认识。
  翻阅政策清单,“真金白银”的支持令人印象深刻:顶尖团队可获千万级项目资助,青年创客能申请启动资金,甚至连住房、教育等生活细节都被纳入服务体系。“政策不是纸上条文,是让我们敢闯敢创的底气。”一位成员在笔记中写道。这场对话让团队明白,地方发展的“人才棋局”里,藏着青年成长的机遇。

  二、园区探路:在创业土壤中汲取“实战智慧”
  带着对创业的好奇,实践团走进大学生创业园。这里不仅有免租的办公场地、专业的直播设备,更有创业大学定制的培训课程——从商业计划书撰写到市场数据分析,从法律风险规避到融资技巧,全方位为青年创客“充电”。
  “创业要顺势而为,但能不能活下去,终究看市场!”创业大学校长刘毅的话掷地有声。他以园区案例现身说法:有的团队依赖补贴却忽视产品迭代,最终黯然退场;有的深耕细分领域,靠精准定位实现盈利。工作人员“先就业积累资源再创业”的建议,更让成员们跳出“空想”,理性看待创业路。在这里,青春的梦想有了落地的土壤,更有了扎根的智慧。

  三、产业赋能:在跨境浪潮中看见“青年担当”
  澄江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探访,为实践团打开了一扇连接全球的窗。讲解员吴菲杰指着智慧管理系统介绍:“从报关、物流到仓储,全流程数字化,效率提升30%以上。”而“积分激励平台”“百团大战”业绩竞赛等创新模式,更让园区充满活力。
  “我们的95后团队靠国产汉服打开中东市场,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产业园副总经理顾佳贝的分享点燃了成员们的热情。大家还了解到,园区与12所高校共建实习基地,每年定向输送数百名实习生,让专业所学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从“小切口”的跨境电商到“大市场”的全球贸易,成员们看到:青年的舞台,早已不止于国门之内。

  三天的三下乡之行,实践团用脚步丈量创新热土,用交流凝聚成长思考。从政策托底的温暖到市场竞争的残酷,从产业升级的活力到前辈引路的真诚,每一份见闻都成为青春成长的养分。团队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青年易懂的“创业指南”,让更多同龄人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坐标,以实践之力,赴青春之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物理财商添新趣,无形巨力探真知
  • 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支教团始终以多元课程赋能乡村教育。当天的物理与财商课,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又启发了经济认
  • 三下乡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