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贝贝南瓜成为"金疙瘩"
金伯利农场作为南泥湾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的示范点,近年来重点发展了贝贝南瓜这一特色作物。与传统南瓜不同,贝贝南瓜个头小巧,口感粉糯香甜,市场需求旺盛。农场采用了立体栽培模式,配合膜下滴灌技术,不仅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还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我们一个棚一茬能产2000多斤贝贝南瓜,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端市场。"技术员表示。在施肥方面,农场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转而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投入,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又提升了南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循序渐进,有机转型平稳过度
农业绿色转型最难的是改变农户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金伯利农场采取了渐进式改革路径,逐步引导农户接受绿色种植理念。“我们最初也遇到了阻力。”农场负责人坦言,“当产量出现暂时性下降时,我们通过政策补贴和高端市场溢价来保障农户收入,让大家看到绿色农业的长远效益。”农场还建立了示范田块,让农户亲眼看到有机种植的效果。同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绿色防控、生态调控等关键技术。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在金伯利农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秸秆、果树枝条等不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团队参观时看到,农场将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与当地食用菌企业合作,将果树修剪的枝条作为生产香菇的培养基料。“产菌后的菌渣我们再加工成有机肥还田,形成了一条生态循环链。”农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模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创造了额外经济收益。绿色防控,坚持可持续发展
面对病虫害威胁,金伯利农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生物防控体系。团队在田间看到了防虫网、黏虫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设施,这些都是化学农药的替代手段。“我们只在必要时才使用生物农药,坚决杜绝高毒农药。”农场技术人员强调。农场还配备了病虫观测点,利用自动虫情测报灯等设备进行日常监测,力争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