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点亮潼南暑假 三维课堂赋能成长
——“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
2025年7月12日至13日,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双江社区与金龙社区的青少年活动室内,一场以“知识为笔、趣味为墨”的成长画卷徐徐展开。由“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精心策划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课堂”“文化传承手工坊”“多国语互动营”三大创新课程模块,构建起“讲解浸润-互动激活-实践深化”的沉浸式学习体系,为20余名青少年打造了别开生面的暑期成长空间。
7月12日,双江社区活动室内,实践团以“国旗映初心,价值观启童智”为主题,打造了一堂“手工+互动+表达”的沉浸式课堂。团队成员白倩以“祖国旗帜在我心”为切入点,通过知识问答引出国旗、团旗、军旗背后的历史故事。在“小小红旗我会做”环节中,孩子们用胶粘贴五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红色”的来之不易。当《少年中国说》的旋律响起,课堂进入核心价值观探索环节,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下对“富强、民主、文明”等词汇的理解,并踊跃分享:“爱国就是保护国旗”“诚信是说话算数”。稚嫩的声音与热烈的讨论声交织,让红色教育真正“活”了起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上课的场景供图:程坪
7月13日下午,金龙社区活动室变身“民族文化博物馆”。实践团成员熊金以“巧手传非遗,童心绘民族”为主题,通过“问答+讲解+创作”的形式开启文化探秘之旅。首先她先抛出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的哪些民族呀?”孩子们争相抢答:“苗族!”“藏族!”。紧接着,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的图文展示,向孩子们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色建筑和服饰文化。傣族竹楼的飞檐设计巧妙防潮,藏袍的宽腰长袖适应高原的昼夜温差,苗族的银饰不仅美观,还蕴含着驱邪祈福的文化寓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
随后,在创意手工环节,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粘土捏出自己心目中的民族建筑,并为民族服饰填涂上鲜艳的色彩。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帮助孩子们调整粘土造型、搭配服饰颜色。在作品分享环节,孩子们踊跃展示自己的创作,有的捏出了小巧的竹楼,有的画出了精美的藏袍花纹,大家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灵感来源,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介绍不同的建筑供图:程坪
两场活动均采用"理论+实践+表达"的三维教学模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表达的学习体验。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孩子回家后一直兴奋地讲少数民族的故事,还主动要求查阅资料。”实践团将持续深化“沉浸式教育”,通过更多元的形式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暑期精神食粮,更以创新实践探索出新时代青少年教育的新路径。随着"星火接力"的持续推进,一颗颗爱国与文化的种子正在童心中悄然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