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流域生态环境,7月2日下午2点,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12名队员走进半汤河、大闸河、冷泉王半汤湖、战前村前河及巢湖沿岸,开展实践调研,通过垃圾清理、水质观测与流域生态记录,聚焦河流保护现状,以实际行动助力水环境治理。
巡半汤河:河岸清污与生态状况初查
2点15分,队员们首先抵达半汤河流域。踏入河岸,散落的塑料袋、饮料瓶等生活垃圾沿河岸线分布,部分垃圾已散落到河中,与水草缠绕。队长一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垃圾袋,一边向队员们说明。队员们分组行动,手持垃圾袋,沿河岸徒步1~2公里开展清理。清理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河水呈浅褐色,伴随轻微异味。“这些垃圾不仅影响景观,更可能随水流进入巢湖,威胁水生生态。”队员在巡河宝小程序的河流巡护模块上中写道,以记录此处的河流状况。
两河对比:生态修复的反差样本
下午2点40分,调研团队转场至大闸河河段。该区域河岸经人为加固硬化处理,河面仅漂浮少量零星落叶。现场观察显示,河水虽呈浑浊状态,但较此前监测数据已有改善。水下可见人工种植的水草分布,偶有小鱼在水草间穿梭。据当地生态管护记录,政府此前已完成河道清淤整治工作,当前周边无明显异味,环境质量较整治前显著提升。
下午4点20分,团队抵达战前村前河。该河段呈现出与大闸河截然不同的生态状况:河水散发淡淡的腥臭味,河道狭窄区域堆积大量枯枝败叶,部分水域漂浮密集浮萍,呈现典型的水体富营养化特征,河岸两侧则生长着杂乱的野生草本植物。
据地方记载,战前村前河在一年前仍保持良好水质,史料照片显示当时河水清澈见底,可见鱼类在水生植物间活动。短短一年间,该河道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相关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该河段当前水质指标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
湖域探访:半汤湖与巢湖优质生态观察
冷泉王半汤湖与巢湖的水质等方面都十分良好。冷泉王半汤湖湖区周边设置了“禁止乱扔垃圾”警示牌,湖面干净整洁,沿岸湿地植被丰富,吸引白鹭等水鸟栖息。
最后一站来到巢湖边时,夕阳正为湖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辽阔的水域在暮色中舒展延伸,粼粼波光随涟漪缓缓流动,与沿岸错落的草木、远处渐隐的山峦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致。晚风穿过岸边树丛,携来湖水特有的清润气息,山环水绕的自然风貌在夕阳余晖中更显静谧悠远,勾勒出巢湖生态修复后的鲜活轮廓。
“捡垃圾和做河流的记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意识到河流保护的紧迫性。”返程途中,队员们讨论着下一步计划。暮色中,团队成员的身影与渐暗的河面形成剪影——这场始于清理的实践,正化作守护碧水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