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南京财经大学:“光影青途”队探秘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光影青途”队探秘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2025年8月24日,为响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化利用”的时代号召,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光影青途”暑期实践团队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溯源醋香千年,传承匠心文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溯源醋韵千年,解码酿造智慧

  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镇江市丹徒区,是国内首个以醋文化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馆内藏有从商周至今的醋业文物、文献千余件,系统展现了镇江香醋“色、香、酸、醇、浓”的独特魅力与千年传承史。作为 中国四大名醋 之一,镇江香醋以其“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的特质闻名中外,而这座博物馆正是打开醋文化密码的“金钥匙”。

  图为恒顺集团打造的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吴俣娜 供图

  团队抵达后,首先来到的是“醋史长廊”区域,成员们对展陈文物进行系统记录,包括商周时期的陶甗(古代酿醋工具)、宋代醋坊账本、明清醋缸残片及民国时期恒顺醋厂的商标与广告海报等。接着便进入“古法酿造工坊”复原区,团队对明清时期醋坊场景进行细致考察。该区域按1:1 比例复原,包含青砖院落、排列整齐的发酵陶缸、覆盖缸沿的草席及模拟匠人翻料的蜡像等元素。据讲解员介绍,镇江香醋酿造需经“制曲、酒发酵、醋发酵、淋醋、陈酿”五大步骤,其中陈酿环节至少需180天,十年陈酿则需3000余天。实践期间,恰逢博物馆“活态演示”,从业40年的酿醋师傅现场展示“翻醅”工艺,其通过赤脚翻动醋醅控制温度的操作细节,令团队成员纷纷表示,看似简单的工序背后,实则蕴含着匠人们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图为古代酿醋作坊 许梓涵 供图

  随后在“醋味实验室”互动区,团队成员们观察了3年、5年、10年不同年份醋醅的物理性状:3年陈呈深褐色、质地疏松;10年陈黑如墨、质地黏糯;此外还品尝了不同年份香醋并记录味觉差异:3年醋酸度明快、带粮食香;5年醋酸中带柔、回味甘甜;10年醋醇厚绵长。

  图为团队成员品尝香醋场景 肖静 供图

  此外,团队还考察了“醋与生活”展区,该区域展示了醋在饮食、医疗、民俗等方面的应用。饮食板块陈列了从清代至今的醋制食品标本,包括醋泡大蒜、醋渍黄瓜等。医疗板块的文献资料显示,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醋敷治疮”偏方,与现代研究发现的醋酸抑菌作用不谋而合;而民国时期的“醋疗手册”则记录了23种醋的外用与内服疗法,其中“晨起含醋漱口防感冒”的方法,与当代口腔护理理念相通。民俗板块的实物更是丰富,包括陪嫁用的“双喜醋坛”、祭祀用的“醋盏”,以及节庆时悬挂的“醋香荷包”,这些实物充分体现了醋文化与民间生活的深度融合。

以青春之力,让醋香飘向更远

  此次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之行,让“光影青途”团队成员们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感悟。大家不仅系统了解了镇江香醋的千年历史,更深刻体会到“匠心”二字的重量 —— 那是老师傅日复一日的翻醅,是陶缸里耐心等待的时光,是一代代人对“酸得有道理”的坚守。

  “一滴醋,藏着千年的智慧;一代人,要有传承的担当。”团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用青春的视角解读传统,用创新的方式传播文化,让镇江香醋的醇厚滋味,不仅留在餐桌上,更走进年轻人的心里,让千年醋香在新时代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通讯员:许梓涵)

责编:周云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