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实践团深入淄博调研草坪产业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草业先锋"实践服务团赴张店区开展草坪种植基地专项调研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草业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先锋"实践服务团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草坪种植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深入调研草坪产业的运营现状、技术痛点及社会环境影响,为草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聚焦产业现状:冷季型草坪主导市场,机械化养护成趋势
在基地负责人带领下,实践团实地考察了高羊茅、早熟禾等冷季型草坪的种植情况。调研显示,淄博地区采用草种播种为主的生产模式,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的优势;喷头灌溉、农药除菌和机器收割构成当前养护技术的"三大支柱"。然而,负责人指出:"济南、青岛等地的订单占省内销量的70%,但市场竞争激烈,土地资源缩减导致规模化种植难度加大。"
直面行业痛点:环保需求与产业发展的双重挑战
通过200份问卷分析,实践团发现:草坪产业对当地就业带动有限,且传统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影响。一位基地管理者在问卷中呼吁:"亟需研发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平衡生产效益与生态保护。"这一诉求引发团队成员深思,草业学院研究生李同学表示:"未来可探索生物防治技术,或通过草种改良降低病虫害风险。"
青春赋能产业:产学研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调研为高校与产业搭建了对话桥梁。实践团团长总结:"我们不仅看到了草坪经济的潜力,更明确了科研方向——例如开发节水灌溉系统、推动循环农业模式。"团队计划将调研数据转化为技术提案,联合学院实验室开展针对性研究。
据悉,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将持续推进"校企地"三方合作,通过建立实践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等方式,将科研成果注入田间地头,为齐鲁大地草坪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