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法学院“心随律动” 实践队 走进花溪久安乡集市开展普法实践活动简报  
为深入推进 “法治中国青春行” 社会实践,让法律知识贴近群众生活,8月28日,贵州大学 “心随律动” 实践队走进花溪区久安乡集市,以 “趣味互动 + 精准普法” 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参与村民超100人次,收获热烈反响。
活动当天,实践队在集市核心区域搭建法治宣传摊位,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重点内容,设计知识传播与趣味互动双轨环节。在普法宣传区,队员们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差异化普法策略,确保宣传实效。面对驻足的未成年人,队员们主动上前引导,手把手协助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结合手册中“校园欺凌应对”“陌生人防范”等图文板块现场讲解,同时重点介绍手册封面的二维码有声阅读区,指引未成年人扫码收听法律知识讲解,且支持反复播放以攻克理解难点;针对老年村民及成年群体,队员们除了手持宣传手册,聚焦“家庭监护责任”“防范电信诈骗”等核心议题,结合当地真实案例将手册中的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化表述,帮助其快速理解法律内涵外,还额外提供多份宣传册,倡导该群体将手册传递给家中或邻里的未成年人,协助扩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推动形成 “成人传帮带、未成年人深学习” 的普法链条。
为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实践队创新设置 “法治互动游戏区”,将法律知识融入“答题闯关”“套圈赢奖”“投壶普法”三大趣味环节。村民需先答对1道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题目(如 “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该向哪些部门求助”),即可获得套圈或投壶机会,成功套中或投中者可领取印有实践队原创标语的蔬菜刮刀、驱蚊手环、原创钥匙扣等特色实用奖品。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村民热情洋溢,老人带着孩子答题闯关,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原本严肃的普法活动变成了热闹的法治嘉年华,有效打破了传统普法单向灌输的局限。
参与活动的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通过集市这种贴近村民生活的场景,再加上趣味互动,能让法律知识更易被接受,尤其是针对农村未成年人保护的薄弱环节,这样的宣传形式更具实效性。
此次花溪久安乡集市普法活动,是实践队践行“青春播法种,护苗共成长”理念的生动实践。实践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送到家门口,既提升了村民的法治意识与监护责任认知,也为后续深入推进乡村法治宣传积累了“接地气”的实践经验。下一步,实践队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阳光持续照亮乡村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责编:周云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