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旅游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精准喷灌促丰收,节水科技护绿畴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21日电(通讯员 石琳 )在广袤无垠的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技术的革命对于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至关重要。在国家实行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为深入贯彻国家节水灌溉战略,更好地了解农业现代化技术,提升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的积极性,发挥精准喷灌技术的独特优势优势,2024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心系农情实践队走进淄博市桓台县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调查粮食主产区农户对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意愿,分析影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推广精准喷灌技术的实际应用,促进作物丰收,提高节水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初识精准喷灌:科技赋能农业的新篇章精准喷灌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器等高科技设备,实现了对农田灌溉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态及气象条件,自动调整灌溉策略,确保作物在最佳条件下生长。这种“按需灌溉”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显著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为了亲身体验喷灌技术,社会实践队员走进试验田,见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一排排智能喷头在精准控制下,将水雾均匀喷洒在作物上,亲眼见证了精准喷灌技术为现代农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介绍精准喷灌设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琳 摄)
在与农民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精准喷灌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过去大水漫灌时期,农民需要手动调节灌溉设备,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现在,农户只需简单规划设备布局,设置灌溉参数,系统便能自动完成灌溉任务。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更促进了农业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开启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新篇章。
精准喷灌的实践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在精准喷灌技术的实践探索中,卷盘式喷灌机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脱颖而出,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精准喷灌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队员跟随当地农业技术人员,走进了几片精准喷灌示范田,亲眼见证了精准喷灌技术的神奇效果。在一片玉米地里,技术人员向实践队员展示了精准喷灌系统的设备——卷盘式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采用水力驱动,其核心部件包括水涡轮、皮带传动装置等。卷盘式喷灌机的工作原理体现了精准喷灌的核心理念,即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条件,实现水资源的精准分配和高效利用。

图为卷盘式喷灌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琳 摄)
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灌方式更加均匀、高效,能够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同时,由于喷灌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因此避免了过量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作物根系受损等问题。除了提高灌溉效率外,精准喷灌技术还带来了其他诸多好处。例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等。由于喷灌系统能够均匀湿润作物叶片和茎秆,使得作物表面不易形成水膜,从而降低了病菌和害虫的滋生环境。
节水科技的绿色效应: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屏障在粮食主产区推广精准喷灌技术,不仅有助于促进作物丰收,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节水科技的绿色效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而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灌溉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技术员介绍,精准喷灌技术的出现,为农业节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精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间,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据统计,相比传统灌溉方式,精准喷灌技术可以节约30%至50%的用水量。这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

图为实践队员向农业技术人员请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琳 摄)
根据对农户的走访调查,实践队员还了解到精准喷灌技术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灌溉方式中,由于灌溉量大、灌溉时间长,容易导致土壤中的养分随水流失,进入水体造成污染。而喷灌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灌溉量,将水分以雾状或小水滴的形式直接喷洒在作物上,减少了传统地面灌溉方式中的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这种高效的灌溉方式显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减轻了因过度灌溉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除此之外,农业喷灌技术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以及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措施,也显著减少了农业污染的发生。这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喷灌技术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琳 摄)
展望未来,精准喷灌引领农业新风尚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精准喷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它不仅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节水增效的重要手段,更是守护绿水青山、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屏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精准喷灌技术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成为农业生产的标配之一,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福祉。期待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涌现出来,为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农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图为心系农情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