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聚焦乡村发展新技术,探索农业节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7-24     阅读
聚焦乡村发展新技术,探索农业节水新路径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0日电通讯员 刘佳辉)为深入研究粮食主产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024年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心系农情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与当地村委和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之路。
积极推动变革,助力农业节水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关键。为了深入了解刘湖村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村干部们为推动节水灌溉技术所付出的努力,村支书刘书记热情地协助实践队员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介绍刘湖村当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
当天上午,刘书记在村委会接待了实践队员。刘书记介绍说:“我们刘湖村一直以来都是郯城县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土地广袤,灌溉用水需求较大。然而,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积极探索并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图为村干部与实践队员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辉 摄
发展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除了介绍刘湖村的总体情况,在走访农田的过程中,刘书记还向实践队员展示了村里采用的各种节水灌溉设备,并详细阐述了其带来的显著效益。刘湖村以粮食种植为主,近年来积极引进了滴灌、微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打造“高效节水农业示范村”。同时,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刘书记自豪地说道:“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后,不仅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还显著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村里种植的优质小麦、水稻等农产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践队员在调研中也向刘书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完善设备维护机制的建议,以确保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图为刘湖村村内灌溉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辉 摄
分析现有问题,寻求难点突破
整合随访与刘书记的谈话资料,实践队员发现刘湖村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不足,担心初期投入成本过高和技术操作复杂;部分灌溉设备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节水效果的充分发挥。
刘书记对于刘湖村的发展总结出三个“关”,即关注、关心、关联。“关注,就是要时刻关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最新动态,及时引进适合本村的新技术;关心,就是要关心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关联,就是要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关联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村内采用节水设备种植的茶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辉 摄
乡村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在村里的随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刘湖村从过去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到如今逐步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村里做出了诸多努力。首先加大了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充分了解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优势;然后组织农民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还给予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降低他们的成本负担。此外,村里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小组,定期对灌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受访村民纷纷表示,和以前相比,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规划乡村未来,共赴光明前景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刘湖村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未来,村里将继续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技术的覆盖范围。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和创新节水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此外,还将通过发展农业观光、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图为心系农情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丽蓉 摄
本次社会实践聚焦于粮食主产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采用节水灌溉后,土壤湿润度更均匀,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曲阜师范大学心系农情实践队全体成员定当肩负时代重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实践,凭借创新的思维和行动,为粮食主产区的繁荣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与美好的愿景。
 
作者:刘佳辉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水浸农桑田,节之亦有道
  • 灌溉新纪年,农业新发展
  • 润物无声新技术 农业发展新引擎
  • 聚焦乡村发展新技术,探索农业节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