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12日,湖北医药学院“童心协力”暑期实践队赴郧西县观音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陪伴成长,点亮童心”为主题,除了辅导孩子们的暑假作业,还开设了折纸、绘画等兴趣课程,以及旨在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美好、学会表达爱的“幸福课”。十二天的时光虽短,却让我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成长,这份记忆足以成为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幸福课”上教孩子们何为“英雄”
从小我就对乡村教育心怀憧憬,总觉得能为那里的孩子做点什么是很有意义的事。这次实践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支教,但当我在“幸福课”上听孩子们分享家里的趣事时,当我俯身为他们讲解数学题时,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真切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分量。有个小男孩总是怯生生的,发言时声音小得像蚊子哼,我便每天特意叫他分享故事,每次他说完,我都带头鼓掌,渐渐地,他眼里的光越来越亮,后来还主动举手要教大家折青蛙呢。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展示折纸作品
十二天里,我们每天七点起来,匆忙吃完早饭后,开始准备教学。虽然很累,但只要看到校门口那一个个蹦蹦跳跳的身影,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记得有天暴雨,我们以为孩子们不会来了,没想到远远就看见他们举着小伞在门卫室门口等,鞋子沾满泥水也毫不在意,还笑着说“老师你们可算来了”,那一刻,心里又暖又酸。
这里的孩子比我想象中更懂事。有个小姑娘父母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却把自己的作业整理得整整齐齐,遇到难题会一笔一划记在本子上,等我们来了逐个问。但也有调皮的孩子,写作业时总爱东张西望,画画时把颜料抹得满脸都是。有次二十多个孩子抢着展示自己的折纸,教室里闹成一团,我扯着嗓子维持秩序,回头却看见那个最调皮的男孩正悄悄帮我收拾散落的彩纸——原来他们的调皮里,藏着最纯粹的善意。

图为实践队队员辅导孩子写作业
离开那天,孩子们把自己折的千纸鹤、画的画往我们手里塞,有个孩子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我蹲下来告诉他:“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们一定来。”其实我知道,也许再见不易,但这份约定会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心里慢慢发芽吧。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孩子们的笑容治愈了我的焦虑,他们的真诚教会我纯粹,就连那些调皮瞬间,如今想起来都带着甜味。我更加确定,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份与童心相伴的记忆,都会提醒我保持热忱与耐心,永远记得为何出发。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