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青径·融境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开展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动”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旨在探索乡村产业发展与青年人才留存的紧密联系,为乡村人才振兴探寻有效路径。

实践团首先抵达黄杜村村委会,与村支部委员盛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到,近五年来,黄杜村依托白茶产业和自媒体发展,青年人才不仅未大量外流,反而出现显著返乡潮。2015、2016年抖音等自媒体兴起时,返乡人数开始明显增加,如今大学毕业生更倾向留乡投身茶产业。

青年人才传承与创新并行。部分传承家族制茶产业,更多投身茶衍生品文创创业,如茶饮料、茶咖啡等。产业分工清晰,年长者专注茶叶炒制,年轻人负责营销销售,还有部分参与技术研究。村里每年举办2-3次炒茶技术培训考试,涵盖初、中、高级,并有专题讲座和政策帮扶。
此外,黄杜村文旅产业发展吸引外地青年投资创业,主要集中在餐饮和文旅领域。虽有少数青年因考公等外出,但比例低,约80%-90%青年仍以茶产业为主。

随后,实践团获取了企业负责人和优秀人才代表的联系方式,为后续深入调研奠定基础。最后,实践团走进村史馆,全面了解黄杜村从产业起步到文旅融合的发展历程,感受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实践。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发展对人才流动的强大吸引力。黄杜村的实践表明,产业兴旺是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的关键。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乡村人才问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