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强化校地联动助力基层发展,山东理工大学“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于7月31日赴茅坪镇开展实地研学、基层调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革命老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校地携手筑基地,产学联动促发展
茅坪镇政府负责人对我校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详细介绍了茅坪镇整体情况及乡村发展现状,然后就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过的神山村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近年来,以神山村为代表的乡村,红色底蕴持续激活,产业发展换挡提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凭借政策支持与自身努力,在红色传承中走出了致富路,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随后,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为起点,依托高校的智力与人才优势,在红色文化挖掘、乡村旅游规划、青年实践锻炼等领域深化合作,为茅坪镇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东理工大学负责老师对茅坪镇政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在社会实践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效,提到学校始终注重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基层锻炼。他表示,神山村的发展经验极具学习价值,实践团将以此为契机,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基层项目,助力地方红色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期待与茅坪镇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实现校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双方在座谈会上围绕上述内容深入交流,就多领域合作达成高度共识,明确将依托高校资源与地方实际开展长期合作。随后,双方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
(图为实践团所在高校与镇政府签订协议)
研学龙江溯红脉 感悟书院承基因
随后,实践团前往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作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队员们在讲解员引导下,参观了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旧址、红四军党代会会场等遗迹,详细了解书院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聆听革命先辈在此开展工作的史实,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革命精神,深化对红色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这是与革命先辈的隔空对话,触摸旧址砖石,聆听奋斗史实,青年在沉浸式学习中接过精神火炬,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鲜活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龙江书院)
深访大井听民声 细察小井汇良言
当日下午,实践团深入大井、小井地区,以问卷调查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当地群众、工作人员及游客开展调研,重点收集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乡村振兴建议的一手信息。调研过程中,团队围绕红色旅游对村民收入的影响、配套服务优化、文旅融合路径等内容与受访者深入交流,为后续形成针对性建议奠定基础。实践团在大井、小井的调研,不只是信息收集,更是让红色故事从旧址走向生活的桥梁。问卷上的每道印记、交谈中的每句心声,都在串联革命历史与乡村未来,为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攒聚精准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讨论调研结果)
此次茅坪镇实践之行,青衿红韵实践团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实干解码振兴命题。从校地共建的平台搭建,到龙江书院的精神寻根,再到大井小井的民意聆听,青年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既深悟红色基因的厚重传承,也洞察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把实践所得转化为助力老区发展的持久动能,让青春智慧在“红色资源+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持续闪光 。
撰稿:唐瑞阳、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