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无言,永怀碧血;日月行天,以鉴丹心。"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英烈们怀灼灼理想信念、秉诚诚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篇。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6月26日,实践队成员:孙玉婷、封玉洁、胡晨希、姜珊、王灿灿、曹莹莹、李欣冉、梁爽走进烈士陵园,参观中原英烈纪念馆,从字里行间感受壮烈的故事,从照片影像中看见鲜活的同胞。
一、从风起云涌到星火燎原——工人运动的开展与大革命浪潮和土地革命战争厅
科技浪潮与红色故事结合,队员们跟随机器人讲解员的步伐,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幻。迈进工人运动展厅,队员们看见劳动群众登上历史舞台,面对瓜分的狂风骤雨,他们扬起铁锤敲击命运之章;步入土地革命展区,队员们看见时代的宏图徐徐铺陈,革命如火如荼,建设热火朝天,劳动群众播种希望之粟。
“新青年”的雕像屹立不倒,镌刻着民主与科学。革命先烈们振臂高呼,以文字为剑,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以纸为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火种遍撒神州大地。
当队员们凝望一锤一凿刻下的文字,抚摸粗粝的表层,回望坎坷过往,中国人民对斗争的探索永不停息。
新文化运动,促进民族意识觉醒;五四时期,推动爱国精神高涨,它们串连起一条追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之路。
二、从砥柱中原到逐鹿中原——抗日战争厅和解放战争厅
锈迹斑斑的枪口,硝烟的气息仿佛未曾散尽;破损的肩章,无声诉说着血与火的洗礼;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勋章,在展柜的里安静陈列,却如一道惊雷将队员们的思绪猛然拉回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岁月。日本帝国主义亡国灭种的迷梦,官僚主义独占中国的黑暗企图,正是大义凛然的革命先烈们,以血肉之躯冲锋陷阵,以必死之志奋勇杀敌的光荣见证。他们用青春与生命,刺破了沉沉黑暗,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每一件静默的展品,都是他们不屈抗争的结晶。
“中华沧桑几沉沦,英烈舍身定乾坤”。英烈们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走进展厅,从懵懂少年到走上革命道路,队员们欣喜他们思想的转变,从幼稚青涩到坚定信念,我们被激励砥砺斗志。
一个个人名不再是冰凉的符号,不再是湮灭于人群中的代号。我们认识他们、了解他们、认同他们、钦佩他们、缅怀他们、敬重他们。
队员们走得很慢,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展厅是一个英烈一生的缩影。
慷慨赴义-吉鸿昌烈士纪念厅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早年从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联合冯玉祥等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奋勇抗击日寇。次年在天津被捕,面对国民党当局坚贞不屈,刑前慨然写下“恨不抗日死”诗句,英勇就义。
光照千秋-吴焕先、叶成焕烈士纪念厅
吴焕先(1907-1935)
湖北黄安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主要领导人。率部长征,浴血奋战,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1935年在甘肃泾川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被誉为红25军“军魂”。
叶成焕(1914-1938)
河南新县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骁勇善战,参与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伏击战,重创日军。1938年在长乐村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朱德总司令亲题挽联。
浩气长存-杨靖宇、彭雪枫烈士纪念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率部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重创日伪。1940年在吉林濠江(今靖宇县)孤身周旋数日后壮烈殉国,牺牲时胃中仅余草根棉絮,气壮山河。
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人,新四军杰出将领、军事家。领导创建豫皖苏根据地,组建骑兵团,善打游击战。1944年指挥西进战役收复失地时,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是抗战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三、社会主义时期烈士纪念厅
一走进“社会主义时期烈士纪念厅”,队员们就被铺天盖地的文书吸引,大段大段的文字记载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风貌,也扩充了队员们的想象。不同见证者用不同的字体而用同一种文字表达自己对这段岁月的印象。队员们目不暇接,仔细观看。
从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扬帆起航,党行稳致远。从开国大典庄严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彩色的照片代替黑白的印象,仿佛宣示着黑暗落后的世界被注入活力,色彩纷呈。队员们跟随长长的廊道,从一个时间节点到另一个时间节点,感受祖国的繁荣发展,郑州的前世今生。
通过这次参观队员们与英烈对话,经历了跨时代的相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过从头越。队员们将继承先辈遗志,奋发进取,追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