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双语长廊:让非遗听得懂、传得开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本网讯(占娟娟余冰冰)当侗族大歌遇上普通话朗诵,当古老纹样被“翻译”成现代语言,非遗传承便有了更广阔的舞台。7月3日,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追光苗侗・艺韵靖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和“大学生暑期进乡村”湖南省文旅志愿服务怀化学院支队的志愿者们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打造非遗推普长廊。
   走进非遗集市的主展区,一条“侗韵推普长廊”尤为醒目。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非遗”融合实践吸引众多游客参与。通过雕花蜜饯、侗琵琶、苗族织锦等非遗技艺展示,云端直播等形式,游客们不仅沉浸式体验到侗族文化的魅力,更在趣味中成为普通话推广的参与者。
  图为“侗韵推普长廊”(摄影:占娟娟)

  图为国家级雕花蜜饯非遗技艺展示(摄影:余冰冰)

  图为省级侗琵琶非遗技艺展示(摄影:占娟娟)

  图为市级苗族织锦非遗技艺展示(摄影:徐子琪)
  讲好非遗故事,普通话架起文化沟通桥
  一边是传承千年的侗族大歌余音绕梁,一边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此起彼伏。在这个非遗集市上,志愿者认真同侗族大歌市级非遗传承人吴勇德老师跟唱侗语歌词的普通话谐音,古老技艺与现代语言教育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图为吴勇德老师教志愿者学习侗歌普通话谐音(摄影:余冰冰)

  图为侗族大歌靖州县非遗传承人吴妹凡与志愿者们合唱侗歌(摄影:余冰冰)
  非遗传承新路径,推普赋能乡村兴
  高校--媒体联动,这场“大学生暑期进乡村”湖南省文旅志愿服务怀化学院支队与主流媒体联动的推普行动,以青春之声传递规范用语,以融媒之力扩大文化影响,成为本次推普彰显文化活力与青春风采的亮丽风景线。
  图为湖南广播电视台杨晨采访志愿者学习心得(摄影:占娟娟)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与侗族乡亲们合影(摄影:占娟娟)
  如今,这场“非遗+推普”的创新实践仍在继续。我们诚邀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用普通话讲好非遗故事,让传统文化在口耳相传中生生不息,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耀世界舞台。
作者:徐子琪    来源: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追光”音乐人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双语长廊:让非遗听得懂、传得开
  • 双语长廊:让非遗听得懂、传得开
  • 7月3日,怀化学院相关大学生实践团队与文旅志愿服务支队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打造“侗韵推普长廊”,开展“非遗+
  • 三下乡 2025-07-06
  • 三下乡|寻迹红旗渠:太行山上的奋斗史诗
  • 筑梦青春,助学赋能
  • 筑梦青春,助学赋能
  • 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助学・铸人・筑梦”资助政策宣讲团开展
    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 三下乡 2025-07-06
  • 小手捏出毒蘑菇,安全知识“种”心田!——怀化学院“药香青苗”实践团赴楠村村开展野生毒蘑
  • 怀化学院“芙蓉学子”赴麻阳楠村村,共绘乡村振兴青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