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走出红旗渠纪念馆,实践队员们又分别去到了分水闸、青年洞、红旗渠人家历史博物馆,切身感受历史余温,以脚步丈量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纪念碑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内,整体造型庄严肃穆。碑身洁白,由坚硬的石材建造而成,矗立在开阔的广场之上,巍峨壮观,极具视觉冲击力。碑身正面镌刻着“红旗渠精神永在”八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远便能映入眼帘,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作为红旗渠总干渠的分水枢纽工程,这里是整个水利系统的心脏所在。全长70.6公里的总干渠,从这里一分为二,将生命之水送往林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彻底改写了林州千百年来缺水的命运。

“红旗渠精神永在”,这不仅是碑上的誓言,更是我们心中要践行的使命。修渠先辈们用血汗凿出“人工天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跨越时空。今天,我们以签名为诺,愿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在实践中体悟担当,把坚韧与奉献融入青春步伐,让这份不朽精神,在新时代续写炽热篇章 。

沿着红旗渠畔前行,便来到了被誉为“悬崖上的生命图腾”的青年洞。这里峭壁如削,地势险要,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616米的隧洞,每一寸都铭刻着奋斗的印记。
为了早日引来漳河水,300多名优秀青年挺身而出,组成突击队,肩负起开凿隧洞的艰巨任务。他们腰系麻绳,悬于绝壁之上,仅凭钢钎、铁锤和煤油灯,一寸一寸地向坚硬的山体发起挑战。面对复杂的地形和坚硬的石英岩,青年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创新爆破技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以野菜、树叶充饥,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顽强奋战,青年洞终于贯通。红旗渠水穿洞而过,滋润着林州大地,而青年们的奋斗故事,也成为了红旗渠精神的生动注脚。如今,抚摸着洞壁上密密麻麻的凿痕,仿佛能触摸到先辈们那颗炽热的初心,感受到他们为了梦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在红旗渠的滋养下,沿线的红旗渠人家演绎着别样的生活故事。走进这些村落,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古老的石屋、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村头潺潺流淌的渠水,则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在红旗渠人家附近,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博物馆——红旗渠露天历史博物馆,它与寻常室内展馆大不相同,将红旗渠工程及周边遗存作为“活态展品”,以独特的露天形式展现历史。

红旗渠风景区,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分水闸、青年洞和红旗渠人家,共同构成了这部伟大史诗的精彩篇章。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的壮丽景观,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走进红旗渠,聆听历史的足音,汲取奋进的力量,续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