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这个看似简单的调味品,其实蕴含着很大的奥秘。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盐的各种用途,提高孩子们的生活经验。7月9日,遂溪县博物馆联合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推出“小小科学家·暑期科普筑梦营”系列活动第三期——“妙不可‘盐’”主题科普活动。“小小科学家”科普突击队队员带领孩子们走进盐的世界,探索这一日常调味品背后的科学奥秘。
盐的前世今生:追溯“白色晶体”的旅程
从海水晒盐的古老方法到现代工业制盐技术,队员们用动画短片和故事讲述盐的由来。孩子们了解到,早在古代,人们就通过蒸发海水获取盐,而现在还有岩盐、湖盐等不同种类。在“盐的旅行”小问答中,大家知道了盐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感叹“原来每天吃的盐来的这么不容易”。
盐的科学小课堂:解锁“神奇特性”
“盐为什么能让菜变咸?”“盐遇到水会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突击队队员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小朋友说出“盐”的用途并耐心地向小朋友讲解生活中盐的作用,让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盐”,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奇妙的现象的习惯。
盐的趣味实验:变身“小小实验家”
突击队队员准备了三个有关盐的实验,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小朋友们参与到实验中来,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
①盐的溶解大发现
把盐分别放进冷水和热水里,会发生什么呢?让小朋友们动手实验,感受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知道盐在热水里溶解得更快!明白这是因为热水的温度能让盐的“小颗粒们”更快地分散开来,从而溶解的更快。
②鸡蛋的沉浮之旅
再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把鸡蛋放进清水里,鸡蛋会沉下去。但是,当我们往水里加盐,不断搅拌,鸡蛋竟然浮起来啦!这是因为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所以能把鸡蛋托起来!
③会站立的鸡蛋
还有哦,我们还能让鸡蛋站起来!在光滑的桌面上撒上一些盐,再把鸡蛋放上去,鸡蛋就能稳稳地站立啦!这是因为盐粒增加了桌面和鸡蛋之间的摩擦力,给鸡蛋找到了“小帮手”,让它能稳稳地“站好”。
这场“妙不可‘盐’”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从日常用品中发现科学的乐趣。“小小科学家”科普突击队将继续带来更多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爱上科学,用知识丰富暑期生活,收获成长的快乐。
文字 | 黄显淇 何钰婷 梁淑坚
摄影 | 郑世芸 吴燕灵 廖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