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足迹探产城,桑梓情怀促融合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青春足迹探产城,桑梓情怀促融合

7月9日至10日,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融城创新实践团”前往宣城市经济开发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宛陵科创公司、参观安徽宇呈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等活动,对开发区产城融合现状进行摸底,为青年学子打造科创实践体验,用青春脚步丈量宣城产城融合之路。

沉浸科技前沿,触摸产业脉动

  探索的起点落于宛陵科创城。步入展厅,四十分钟的沉浸如同翻阅一部创新史诗,从蓝图勾勒到产业集聚,每一处展品、每一组数据都在诉说这片创新高地的蓬勃野心与发展底气。队员们不仅惊叹于“智造”效率,更从企业技术负责人的介绍中,切身感受到完善产业配套与人才政策如何驱动“产城融合”。详实的蓝图讲解与具体的政策礼包,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政策引领对科创城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

  脚步继而延伸至安徽宇呈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建筑智能化应用,团队不仅亲身体验了数据如何成为洞察现实、服务决策的智慧之眼,更让大数据专业的王同学对家乡产业水平刮目相看:“这不仅是‘产城融合’的顶层设计,更是向我们学子发出的邀请函,让我看到了未来宣城发展的清晰路径和强大保障。”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展厅 徐梦涵摄

  讲解结束后,团队采访人王若曦结合提前准备的采访稿,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详细解答了成员有关产城融合的现状及期望,包括采访稿的预设问题及现场参观思考后的疑惑,成员更深入理解融合内涵,收获满满。

  

图为学生采访企业负责人 徐梦涵摄

探秘智造现场,感知科创活力

  一场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的深度巡礼就此展开。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三十分钟的探索之旅让整个团队领略到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力量。转至安徽铭大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流程清晰展现了宣城本土智造的力量。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则成为解码绿色出行的关键拼图。在这里,团队近距离观察动力电池从电芯研发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密集的参访,让“科创宣城”的产业图景在学生心中立体丰满起来。

  

图为团队走访铭大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刘雍卿摄

溯源城市蓝图,感知融合底蕴

  团队关注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历史背景。走进宣城市规划馆,巨大的城市沙盘在光影中铺展未来图景,动态规划图上闪烁的科创节点与交通脉络相互交织。成员们驻足凝视,看着科技创新元素如何像毛细血管般融入城市肌理,从产业园区布局到智慧城市构想,一条清晰的产城融合路径在眼前豁然展开,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磅礴蓝图。

  

图为团队参观宣城博物馆 徐梦涵摄

  随后移步宣城市博物馆,四十分钟的参观之旅,从文房四宝的雅韵到古村落的沧桑,团队成员不仅触摸到宣城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深刻体会到,今日科创之城的崛起,正是根植于这片千年文脉沃土的创新绽放。

  

图为团队合影,徐梦涵摄

  短短两天,从龙头企业展厅到智能工厂再到宣城博物馆,从宏伟规划沙盘到承载记忆的文物,团队用脚步丈量,用心感知。宣城,这座以“科创”为引擎、奋力驱动“产城融合”的皖南名城,其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已深深烙印在这群青春见证者与未来参与者的心中。他们带走的,是对宣城产城融合蓝图的深刻理解、与本土企业建立的紧密链接以及对未来回归发展的无限憧憬。(供稿:刘雍卿,冯玥菡)

作者:刘雍卿、冯玥菡    来源:原创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一叶兴乡”:青春智绘特色蓝图,科技赋能绿色“茶经”
  • 荥经黑砂探访记:西华大学“微光”小队的非遗传承新解
  • 寻根军垦魂 砥砺青春志——“扎根红土 胡杨赋能”实践团走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 青春足迹探产城,桑梓情怀促融合
  • 青春足迹探产城,桑梓情怀促融合
  • 安徽理工大学校级融城创新实践团,字数1284字,7月9日至10日,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融城创新实践团”前往宣城市经济开发区开
  • 三下乡 2025-07-15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彩虹桥连“欣”与“辛”,开学一课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