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成长旅程,既是社会温情的鲜活印记,更是时代前行的使命所在。这不仅关系着孩子们能否在关怀中守护心灵阳光、扬起纯真笑脸,更牵动着教育温暖的均衡传递、亲情联结的跨越距离,以及民族未来的希望培育与理想扎根。
巢湖学院“我是小小实验郎”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宿州市三八街道港利社区,与社区团支部书记陈子璇及工作人员围绕关爱呵护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主题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社区团支部书记陈子璇首先介绍了港利社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目前社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约有58名,多数由祖辈照料,存在课后无人辅导、情感陪伴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假期容易出现安全监护空档。同时,陈子璇提出,期望通过高校与社区的深度联动,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的立体化关爱闭环体系,确保孩子们能够持续感受到温暖关怀。
团队成员结合前期调研,提出“学业帮扶+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的关爱思路,即依托高校专业资源,定期开展课业辅导、科普课堂等活动,同时建立‘一对一’陪伴档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需求。
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补充说明:针对部分儿童性格较为内向的特点,建议通过增设亲子互动类活动搭建情感沟通的有效桥梁,同时表示将积极协调辖区内商户资源,为关爱行动提供爱心物资支持。
座谈会中,双方就活动常态化推进展开重点研讨:社区方面明确将提供活动场地保障与人员对接服务,实践团队则规划组建长期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各类节日节点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实践团队负责人回应称,将把本次座谈会的成果系统梳理并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以专业服务与耐心陪伴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整场座谈会聚焦实际需求、务实高效,为后续关爱行动的落地实施凝聚了广泛共识与行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