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红手印里的改革与守望:小岗村的两次时代印记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在安徽小岗村的历史长河中,红手印曾两次写下震撼人心的篇章:上世纪70年代末,18枚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而在新世纪初,小岗村民又以三次红手印,铭刻下基层干部沈浩的不朽丰碑。
  2004年,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沈浩来到小岗村,担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初到小岗,他便以脚步丈量土地,推动公路修建、资源引进和土地集中流转,用实干改变村庄面貌。三年任期将满时,村民们被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2006年底,98颗鲜红的手印出现在挽留信上——这是小岗村首次以红手印请求留下一位干部。这份质朴而滚烫的民意,不仅感动了组织,更让沈浩选择继续扎根,再续三年乡村振兴之约。
  第二个任期内,沈浩带领村民引进项目、发展产业,112户村民搬进新居,人均收入节节攀升。当第二个任期结束,村民们再次以112枚红手印,向这位“自家人”表达最真挚的感谢与不舍,恳请他继续带领大家前行。
  然而,2009年11月,沈浩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为让这位“小岗之子”永远守护这片土地,村民们第三次按下红手印,恳请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
  三封按满红手印的书信,跨越不同年代,前者承载着农民对改革的迫切期盼,后者凝聚着群众对优秀干部的深厚信任。红手印见证的,不仅是小岗村的发展变迁,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把人民放在心上”的赤子情怀,以及基层干部扎根乡土、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
作者:刘琦玮    来源:巢湖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政企智联 数聚瓷力——广东工业大学“振兴燎原”突击队赴潮州市解码传统陶瓷产业的数字化转
  • 深入茶园场地,汲取产业发展之道
  • “一叶兴乡”实地调研出真知,携手共进促发展
  •  解锁文明与历史密码,感受凤阳的脉动
  • 寻红足迹学花鼓
  • 寻红足迹学花鼓
  • 淮河流域特色的凤阳花鼓,兼具北方的豪放与南方的婉约,这种独特的魅力通过传承人肖庆红老师的口中传递到巢湖学院实践队每一位学子的心
  • 三下乡 2025-07-16
  • 从质疑到笃行:启程滁州小岗村探寻红色艺术源泉
  • 红手印里的改革与守望:小岗村的两次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