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牛奶里开出了彩虹烟花!”南陵县和顺社区活动室里,朵朵绚丽的“烟花”在雪白的牛奶表面绽放,孩子们惊喜的呼喊声几乎掀翻了屋顶。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析民生,科润皖江”暑期实践团队化身“科学魔法师”,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奇妙的化学探秘之旅。
“魔法课堂”:让科学触手可及 没有枯燥的公式,没有晦涩的理论。团队巧妙地将高深的化学知识“翻译”成了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奇妙现象。
马平和易登凯手中的气球,无需吹气便神奇地鼓胀起来——小苏打与柠檬酸的相遇,在密闭瓶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气体的力量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另一边,是贡佳瑶和董梦涵带来的“变色龙”实验,一杯紫色的液体,在孩子们屏息凝视下,随着她们搅拌手中的糖果,悄然变幻出紫红、蓝绿、金黄等缤纷色彩。“这就像会变色的龙!”孩子们兴奋地比喻。这些精心设计的实验,如同打开了一扇扇窗,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作孩子们眼中可见的惊叹与好奇。
从“知识接收者”到“热情点燃者”:师范生的角色蜕变 团队成员们从课堂上的学习者,变身为科学殿堂的引路人。他们俯下身,用孩子们的语言解释现象,鼓励每一个稚嫩的猜想,呵护每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这种“教学相长”的经历,让准教师们对“教育”二字有了更温暖的体认——知识的传递,核心在于激发探索的热情与思考的勇气。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到实验结束时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发现,刘珈琳在实践笔记中写道:“科学的种子,或许就在这小小的惊呼与笑脸中悄然种下。”
“科润皖江”:让知识走出象牙塔,惠泽民生 本次“趣味实验进社区”活动,是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析民生,科润皖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核心项目之一。团队名称中的“科润”二字,精准传递了其宗旨——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将科学的甘霖润泽于社会土壤。学院长期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实验室里的“高精尖”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接地气”。此次选择基础化学趣味实验作为切入点,正是为了让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学,以最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社区儿童的生活,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这段时间充满惊叹与欢笑的化学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初窥科学门径,更让安徽师大的学子们实践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深刻内涵。当知识的清泉从大学校园流向广袤的社区田野,科学探索的星星之火,便拥有了燎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