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南疆大地书写团结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7月5日起,国通语推广小分队深入新疆和田皮山农场,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南疆大地播撒团结种子,促进兵地融合,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篇章。
  兵地协同,精准服务
  小分队抵达后,与连队和社区书记座谈,了解到一连红枣产业、三连特色养殖及七连“双语农技示范田”等情况。基于此,小分队开展“需求清单式”服务,在一连进行农业
  技术交流语言帮扶,在三连开展养殖产业链双语培训,在七连深化兵地融合语言实践。兵团与地方“一盘棋”,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通过语言桥梁实现技术与文化互鉴。
  多维实践,交往交融
  在连队,小分队创新“一对一结对+场景化教学”,开设“农机操作术语”等实用课程,助力皮山县18-45岁农牧民国通语达标率提升。在京和大舞台,维吾尔族小朋友用国语诵读绕口令,“小手拉大手”让语言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家庭。在居民楼,队员“入户送学”,与群众围坐聊家常,促进民族团结从共居走向共融。
  国通语教学
  田间问诊,助力振兴
  在农场棉田,小分队以“国通语+农技”问卷与职工交流,兵团技术员演示农技时,队员同步国语解说。“语言+产业”模式成效显著,如皮山农场职工买买提学习国语后,成为“双语农技明白人”,带动周边村民棉花亩产提升,语言红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印证了“语言通、技术通、民心通”。
  活动最后,队员与群众共同在“团结林”种树,象征56个民族的石榴树苗扎根南疆。此次三下乡以语言为纽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生动实践。南疆大地的语言
  “国通语+农技”问卷与职工交流
  之约,提升了群众国语水平,深化了共同体认知。当维吾尔族小朋友唱响《爱我中华》,当兵地群众共商致富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融入边疆发展血脉,成为稳边固疆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孟雅琦    来源:新疆生产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英语韵律唤醒晨光 双语调研丈量乡土——贵师院外国语“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实践活动纪实
  • 湖南工商大学“治水七星队”赴西湖寺村“三下乡”——金融“活水”润乡村,青春脚步量民情
  • 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实践队:探寻农村污水治理的金融创新之路
  • 湖南工商大学“治水七星队”:从金融视角探寻白箬铺镇黄泥铺村污水治理新路径
  • 忆二七往事,缅二七精神
  • 扇影流芳,艾香传意:志愿之路,与“星”同行的温暖刻度
  • 笔墨描红承初心,忆苦思甜共前行 “计行耘梦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深入学习和田县改
  • 深访六堡茶:沉浸体验千年茶韵,青春助力文化传承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南疆大地书写团结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