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秘智能水肥科技,解锁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通讯员 黄嘉欣)为深入了解智能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应用,2025年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走进寿光云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探访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探寻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智能交互显神通,水肥管理“一键掌控”

  实践团首先来到公司的产品展示区,一台搭载语音交互功能的水肥一体机吸引了众人目光。“欢迎使用智能水肥APP。请用‘你好,小郑’唤醒我!”随着设备的语音提示,公司技术人员演示了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回泵开关、电磁阀调节的操作。“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肥料,从设备后端的肥料桶加入,再通过进水口注水,就能实现自动搅拌、加肥,还能切换灌溉或施肥模式。”技术人员介绍道。 当实践团成员问及操作方式时,技术人员解释:“既支持人工手动操作,也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语音交互更是让田间操作更便捷。比如在大田灌溉时,农户不用来回奔波,喊一声‘你好,小周’,就能指挥设备启停。”设备旁的智能水肥APP界面上,灌溉时长、施肥量等参数清晰可设,适配大田、温室、园区等多种场景。

图1 为水肥一体机模型图。

通讯员 郑安慧摄

图2 为公司技术人员向实践团演示水肥一体机的语音交互功能。

通讯员 郑安慧摄

精准调控藏巧思,科技守护“田间智慧”

  走进控制系统组装车间,实践团成员看到了设备的核心部件。“这套系统的‘聪明’之处,在于能根据土壤数据自动决策。”技术人员指着设备上的传感器模块介绍,“通过监测土壤ACpH值,当田间数值低于设定标准时,设备会自动启动灌溉施肥,达标后立即停止,特别适合蓝莓这类对水肥要求极高的作物。” 针对实践团成员关心的“堵塞问题”,技术人员展示了设备的排沙与过滤系统:“水源中的沙子会通过电磁阀自动排出,再经双重过滤,避免滴灌或喷灌的细孔堵塞。像温室里要求高的场景,还会搭配进口电磁阀和反渗透过滤,让水质达到纯净水标准。”此外,设备的多通道设计可适配氮、磷、钾等不同肥料,单通道、双通道或三通道灵活切换,满足多样化种植需求。

图3 为实践团成员观察水肥一体机的排沙过滤装置。

通讯员 郑安慧摄

场景适配广覆盖,科技赋能“乡村未来”

  “大田用的设备适合小麦、玉米等户外作物,温室里的则是固定底座设计。”技术人员指着不同型号的设备说,“像蓝莓种植需要每隔几小时灌溉一次,人工很难精准把控,用这套设备既能定时定量,又能省工省力。” 在公司的物联网控制中心,一块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着当地天气、大棚环境数据、水肥机运行状态和种植信息。“如果管理多个园区,大屏能一目了然;散户用手机小程序就能操作,基础功能都是免费的。”技术人员补充道,“设备还带电子围栏功能,超出范围会自动报警,既防盗又能追踪轨迹,显示屏还能抓拍操作员,保障使用安全。” 当被问及散户应用情况时,技术人员坦言:“目前散户使用较少,主要是成本和操作门槛问题,但随着农业精细化发展,智能设备会越来越普及。”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从“看天吃饭”到“数据种田”,科技正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精准。

图4 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公司物联网控制中心的可视化大屏。

通讯员 郑安慧摄

科技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此次调研中,实践团成员通过与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直观感受到智能水肥科技如何破解传统农业“费工、低效、粗放”的难题。“以前觉得种地靠经验,现在才知道,土壤pH值、灌溉时长都能靠数据说话。”实践团成员感慨道。 “一路前行”实践团将持续关注智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希望通过调研成果,为乡村振兴中的科技落地提供青年视角,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赋能的红利。

图5 为“一路前行”实践团与公司技术人员合影留念。

通讯员 郑安慧摄

作者:黄嘉欣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向前实践团暑假社会“三下乡”实践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路菜乡云链处,数字动能兴农贸
  •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秘智能水肥科技,解锁乡村振兴新动能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AI素养调查与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