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凉山织锦绣 青春赋新能 —— 四川轻化工大学 “彝绣星河团队” 助力彝绣乡村振兴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凉山织锦绣青春赋新能
  文化兴则乡村兴,非遗活则文脉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与非遗保护指明方向。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四川凉山普格县坐拥国家级非遗彝绣,却面临技艺传承断层、产业活力不足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四川轻化工大学“彝绣星河团队”以青春之力响应政策号召,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用专业实践为彝绣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年7月14日至17日,四川轻化工大学“彝绣星河团队”深入四川凉山普格县普基镇、五道箐乡等4个乡镇,开展为期4天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这支由旅游管理、农村发展等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通过调研分析、文化挖掘与产业赋能,为彝绣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活化探索青年路径,既是对“非遗保护传承”政策的具体践行,也是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多维调研:勾勒彝绣产业发展轮廓
  团队分多路开展系统性调研,深入走访当地绣娘,了解其从业经历、收入水平、学习彝绣的途径及面临的困难,收集彝绣作品的销售价格、渠道、市场需求等数据,分析彝绣产业经济状况。同时,在部分乡镇的集市和店铺调研彝绣产品市场接受度,了解消费者喜好、购买意愿、价格敏感度及当地旅游市场对彝绣文化产品的需求情况。
  调研中发现,当地绣娘收入水平有待提升,年轻从业者占比较低,且传统纹样虽有文化价值但市场接受度不高,绣娘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团队结合普格县作为彝族阿都文化核心区的资源优势,运用专业知识梳理出产业发展的核心矛盾与突破方向。
  二、文化赋能:推动彝绣技艺活态传承
  基于调研成果,团队启动“纹样活化”计划,拍摄多种经典纹样,制作包含针法解析、文化寓意的数字图谱,整理相关资料形成系统的彝绣文化内容。同时,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出彝绣主题的旅游文创包装,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设计,既保留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
  团队在当地开展文化讲座,通过数字图谱展示和创新设计案例,向村民讲解如何让传统纹样适应现代市场潮流,助力村民拓宽对彝绣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思路。
  三、长效规划:搭建持续助力的桥梁
  实践结束后,团队已启动实践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内容涵盖彝绣产业现状、现存问题及针对性发展对策,计划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同时,基于实践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制作宣传视频,以扩大彝绣文化及产业的影响力。指导教师表示,后续将推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高校的专业资源持续为彝绣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从深入调研到文化挖掘,从产品创新到规划建议,“彝绣星河团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通过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为彝绣产业注入青春动能,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范雅芳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 “彝绣星河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电子科技大学“脑智明珠”科普实践团:以青春之力赋能金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厦门医学院头雁飞-党团青年先锋实践队赴古宅村开展“爱心助老,暖阳新圩”健康服务
  • 播撒青春智慧 收获乡土深情
  • 播撒青春智慧 收获乡土深情
  •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发展,七月伊始,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抚州市临
  • 三下乡 2025-07-30
  • “情系桑榆”传温暖,青春志愿践初心
  • 巢湖学院启明心理协会“心暖桑榆·情系马郢”社会服务实践团队在马郢村开展了为期数日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深入村落,通过走
  • 三下乡 2025-07-30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河北雄安新区开展重走总书记考察路实践活动
  • 南财学子“三下乡”:“一村一品”团队深入调研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汉乡无花果产业
  • 青春筑法治 廉韵润乡野 ---“红廉法韵”实践团赴淄博及鲁南开展法治廉政主题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