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陕西工大“秦工薪火”实践团:在钢铁织梦与砖瓦余温中触摸工业灵魂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当晨曦穿透城市楼宇的缝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秦工薪火” 实践团踏上了追寻三秦大地工业血脉的旅程。大华 1935 褪色的红砖厂房与老钢厂斑驳的钢铁脊梁,不再仅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成为叩响历史门扉、聆听岁月回响的起点。实践团以青年学子之眼,在旧机器的沉寂与新空间的脉动之间,尝试解读融入城市骨血的陕西工业精神密码。

       走进大华 1935,时间仿佛在巨大的锯齿形厂房深处放缓了脚步。指尖轻抚布满岁月刻痕的砖墙,目光掠过墙上褪色却依然倔强的生产标语,昔日 “纱城” 的喧嚣仿佛穿透时空扑面而来。实践团驻足于一台布满尘灰的细纱机前,其内部电气线路虽已沉寂,却曾如精密的神经网,驱动万千纱锭日夜飞旋。这并非冰冷的金属遗骸,而是无数普通工人以汗水与智慧编织生活经纬的具象丰碑。当讲解员讲述当年工人如何在极端条件下坚持生产、革新工艺的故事,那些看似遥远的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瞬间变得滚烫而具体——它们正是织就陕西工业壮阔图景最坚韧的纱线。

       离开大华的织机轰鸣,转身便遇见钢花飞溅的厚重记忆。在老钢厂由巨型车间蜕变的创意园区里,实践团目睹了工业遗产令人惊叹的蜕变与新生。粗犷的钢梁结构被巧妙保留,与轻盈的现代设计语言碰撞融合,冰冷钢铁的硬朗线条间,竟流淌出艺术与思想的暖流。特别驻足于一处保留完好的巨型天车轨道之下,仰望那曾吊运千钧的钢铁巨臂,强烈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升腾 —— 它既承载着昔日产业工人 “敢啃硬骨头、能打攻坚战” 的硬朗风骨,更在今日焕发出 “锐意转型、勇于突破” 的时代锐气。工业的刚健与创新的柔韧在此处水乳交融,谱写着面向未来的新叙事。

       穿行于这两处工业地标,一种深沉的力量在实践团成员胸中激荡。从大华女工指尖的纱线到钢厂炉前翻腾的铁水,陕西工业精神的核心,正是在平凡岗位上那份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对责任的如山坚守。这份精神,于电气学子而言,更如明灯照亮前路。旧设备线路的严谨排布,是工程逻辑无声的教诲;而遗产的活化新生,则昭示着技术迭代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无限可能 —— 它要求电气学子不仅精研电路原理,更要具备让技术 “向新而生” 的远见与创造力。

       “秦工薪火” 实践团的探寻之旅,是一次对历史肌理的深情触摸,更是对前行方向的清醒校准。那深植于大华砖缝、熔铸于钢厂筋骨中的 “实干、坚韧、创新、担当”,已非抽象的口号,而成为实践团成员心中燃烧的信念。作为新时代的电气人,他们将以青春为引,传承这历久弥新的工业火种 —— 既要做精进专业的 “变压器”,在时代洪流中降压浮躁、升压担当;更要做敢于创新的 “永动机”,在科技前沿的无人区,为陕西乃至中国工业的明天注入不竭动力。

       工业遗产的砖瓦余温犹存,而属于新时代电气人的崭新篇章,正随电流奔涌,在每一个实验室的灯火通明处悄然写就。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支教团——拓染塞进课堂,自然美学秒变“流量密码”
  • 湘大学子访老兵,峥嵘岁月励青年
  • 湘大学子访老兵,峥嵘岁月励青年
  • 在白芒营镇珠郎塘村支书陈爱云的带领下,湘潭大学商学院实践团成员开展温情下乡帮扶活动,慰问永州市江华县白芒营镇的困难党员,为他们
  • 三下乡 2025-07-30
  • “皖”美茶香润程岭“叶”脉相承兴乡村——南京农业大学“皖”顷碧绿团队解码程岭村产业联动
  • 探千年古道文脉,观瑶乡文旅新姿 ——湘大学子探访潇贺古道博物馆,解码千年文脉
  • 赴烟田牧场之约,探乡村振兴新章
  • 赴烟田牧场之约,探乡村振兴新章
  • 为了深入白芒营镇基层,了解白芒营镇现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湘潭大学商学院暑假实践团在白芒营镇珠郎塘村支书陈爱云的协助下,对白
  • 三下乡 2025-07-30
  • 湘大商院学子走进江华故居,感悟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基因
  • 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 ——“赣黔星途”实践队赴贵阳红飘带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