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蓝田健康行|“微光成炬,凝星蓝田”实践队伍赴蓝田展开系列医疗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微光成炬,凝星蓝田”实践队伍
         医疗锚定主向文化筑基实践实践首日,团队即与蓝田县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开座谈。社区负责人热情介绍了自三年前“筑梦医心·护佑三农”实践团队与蓝田县建立社会实践合作以来,既往实践队伍做出的丰富成果,同时针对新一届社会实践,双方也吸取经验教训,以优秀成果为灵感,商议并敲定了以医疗为主题,医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计划。针对医疗服务方向,队员们也制定好调研、义诊、科普三方面多元实践方案。
当日下午,团队前往蓝田县文化馆参观,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们穿梭于党政学习区、历史文化博览区与书画展览区之间,对蓝田文明脉络的有了更立体的认知。首日傍晚,团队也在县民政局与中南大学实践团共同开展了题为“同心共践,缘牵蓝田”的座谈会。双方依次进行了实践内容汇报,分享了基层服务与文旅调研成果,两实践队伍也提议共建“高校-蓝田实践资源共享平台”,并计划联合撰写《蓝田县乡村振兴建议报告》,这一座谈不仅丰富了本次实践的内容,更推动了校地合作向纵深发展。
         把脉基层医疗,探索创新路径医疗卫生调研是此次实践的重头戏。团队先后前往蓝田县人民医院与蓝田县中医医院开展科室会谈,从医疗卫生资源、科室基本状况、特色诊疗等方面对蓝田县基层医疗进行调研。在蓝田县人民医院,队员造访了神经内科与老年病科。神经内科会谈向实践队伍表明了基层地区较为严峻的医疗现实,包括高龄患者常常面临的“老老照护”困境,一人住院、伴侣抱病在家现象,科室医技人员与患者比例不平衡等问题。老年病科作为医院新成立科室,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疗工作却尤其繁重,包括接收ICU转出稳定期患者的重任。冬季心衰、慢阻肺患者激增与病床紧缺、药品缺乏问题,折射出基层医疗资源的紧张。团队的调研也暴露出基层医院的共性挑战:医保政策沟通不畅易引发矛盾、高端养老群体倾向于赴西安大医院就诊、家庭医生制度在城镇难以落地等。
         而在蓝田县中医医院,队员则在脑病科和康复科了解到较为乐观与独具特色的信息。脑病科会谈中,队员了解到本科因地制宜,提供具有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如将维生素B12穴位注射、中药汤剂等中医特色技术与现代诊疗结合,既往实践体现该技术能显著提升眩晕等病症疗效;康复科则依托“床日结算”医保政策,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系统性康复,年服务超500人次。针对本次实践尤其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康复科医生也特别指出:“心理状态是康复关键一环。曾有年轻患者因抑郁拒绝训练,经心理疏导后最终独立行走。”
         服务融入调研,青春呼应时代 。为后续社区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儿童德育拓展、健康素养提升课程,入户血压血糖义诊服务,“心肺复苏之歌”文艺表演等丰富、有益的项目。5日上午,队员前往社区儿童托管院,为孩子们科普手足口病、风疹等常见易感疾病知识,更手把手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和CPR操作技能,一双双小手认真地在教学假人上反复练习按压,安全意识的种子在这一刻深植心田。当晚,队员也前往白鹿广场举办医学科普与义诊小型晚会,晚会上孩子们表演了实践队员教学的《送你一朵小红花》歌曲节目,队员也带来了“心肺复苏之歌”文艺表演,与此同时,广场一侧的义诊台前队员们也细致地为居民测量血压,提供健康咨询,将关怀化作切实服务,融入社区夜晚的脉搏。
6日上午,队员们跟随社区工作者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细致测量血压。并在两日实践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记录下社区儿童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丰富本次实践的成果。
      “六天的蓝田之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基层无小事’的分量。”队员洪文瀚总结道。从文化馆的文明密码到社区晚会里的民生温度,从县医院的资源困境到中医院的融合创新,从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到老年人们对入户医疗工作者的一声声感谢,实践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来到这里、收集资料以完成既定任务,更是青年人在基层通过责任付出、人际交往获得的感动与成长。在本次实践中,交大学子以专业知识、饱满热情服务基层、服务人民,践行了医学生使命,更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光华。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