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南京医科大学“心火乡传”志愿服务协会在常州市新北区安家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心佑所至医路生花”基层医疗志愿宣讲活动,通过先心病知识科普与急救技能培训,为社区老年居民普及健康知识。
聚焦先心病防治,科普守护“心”健康 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投影屏幕,开启先天性心脏病科普环节。从先心病的定义讲起,清晰阐释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如何导致出生即存的心血管畸形。数据显示,该病在活产新生儿中发病率达0.6%~1%,若未及时干预,约1/3患儿可能在1岁内因并发症死亡。志愿者并未停留于数据警示,而是系统讲解治疗路径介入治疗里球囊瓣膜成形术、经导管封堵术的适用场景;传统外科手术、姑息手术、腔镜手术等不同手术治疗的选择逻辑;以及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的特点。术后管理环节,志愿者着重强调营养支撑对康复的意义,从优质蛋白质摄入(鸡蛋、牛奶、瘦肉助力身体修复),到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提升免疫力,再到易消化主食提供能量、微量元素补充及高热卡奶粉对追赶性生长患儿的价值,层层拆解,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急救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应急能力 贴近社区生活场景,志愿者开展了创伤止血、窒息急救及溺水救援等实操教学。在“创伤止血”环节,直接压迫止血法强调“干净绷带、精准按压伤口”,高位扎带止血法则细化操作——伤口上方肢体扎紧绷带,需定时放松,防止肢体缺血坏死,每一步都演示得细致入微;针对儿童异物窒息,讲解了呛咳、喘鸣等症状识别及急救措施;溺水急救部分则着重强调“黄金救援时间”。
互动答疑强化认知,居民反馈积极 为强化知识吸收,活动设置案例分析与问答环节。志愿者抛出“儿童吃果冻噎住咋处理”等贴近生活的场景题,引导居民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再针对性补充完善。居民们积极响应,在思考与互动中,将知识转化为实操认知。
活动尾声,不少老年人反馈,讲座内容“实用又好懂”,从疾病防治到意外应对,都是生活里用得上的知识。此次“心佑所至医路生花”活动,让专业医疗知识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南京医科大学“心火乡传”志愿服务队以科普宣讲为载体,既为居民送去健康知识与急救技能,也用行动诠释青年志愿力量对基层健康守护的担当,持续拓宽健康科普的深度与广度,助力筑牢社区健康安全网。
撰稿:朱有媛/摄影:朱有媛,朱元君/审核:朱庆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