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尺素传情,遥寄心意”——走进前青塘九年制学校爱心书信课架起乡村孩子跨省友谊桥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7月27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前青塘九年制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尺素传情”写信课。这堂以书信为载体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书写的技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跨越千里的友谊种子。
  以信为引,感悟文字温度
  课程伊始,实践队员刘朝茜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讲述带领孩子们走进这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这样的文字里藏着最真挚的情感。”队员通过解析信中对妻子的眷恋与家国情怀,让孩子们体会到书信作为情感载体的独特力量——即使相隔千里、跨越时空,文字也能传递最细腻的心意。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讲解《与妻书》,周泠佚摄
  随后,队员详细讲解了书信的格式规范:从称呼的顶格写起、问候语的另起一行,到正文的分段叙述、祝颂语的恰当使用,再到署名和日期的规范位置,每一个细节都配合示例进行演示。孩子们听得专注,不时在笔记本上勾画要点。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讲解信件的格式,周泠佚摄
  提笔书写,遥寄纯真祝福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迎来了最期待的时刻——给四川乐山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该从何说起呢?”有孩子小声嘀咕,队员们便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日常:家乡的趣事、喜欢的游戏、最近读的书,或是简单的问候与祝福。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有的孩子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学校,生怕远方的朋友看不清;有的孩子画了一幅小小的简笔画贴在信纸上,想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还有的孩子反复修改措辞,希望能表达得更贴切。队员们在课桌间穿梭,随时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偶尔俯身解答“‘此致敬礼’的‘此致’后面要不要空一格”之类的小疑问。
  当孩子们放下笔,手中的信纸已承载了满满的心意。课程结束后,实践队员统一收集了所有信件,计划通过邮寄方式寄往四川乐山的对应学校,让这份份纯真的问候跨越山川,抵达新朋友的手中。
  
  图为孩子展示自己的信件,周泠佚摄
  双向联结,共赴成长之约
  这堂写信课不仅让乡村孩子们学会了用书信表达自我,更在他们心中打开了一扇望向远方的窗。通过文字的联结,他们开始想象千里之外同龄人的生活,悄然种下了友谊与交流的种子。而对于实践队员来说,能见证孩子们从“不知道写什么”到“有好多话想说”的转变,感受他们对沟通的渴望,便是最珍贵的收获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照
  实践队后续还将持续跟进信件的传递情况,期待能收到乐山小朋友的回信,让这份跨越地域的书信往来延续下去,以文字为桥,助力乡村孩子拓展视野,在互相关怀中共同成长。
  
  
作者:刘朝茜 秦嘉    来源:刘朝茜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播撒青春智慧 收获乡土深情
  • 播撒青春智慧 收获乡土深情
  •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发展,七月伊始,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抚州市临
  • 三下乡 2025-07-30
  • “情系桑榆”传温暖,青春志愿践初心
  • 巢湖学院启明心理协会“心暖桑榆·情系马郢”社会服务实践团队在马郢村开展了为期数日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深入村落,通过走
  • 三下乡 2025-07-30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河北雄安新区开展重走总书记考察路实践活动
  • 南财学子“三下乡”:“一村一品”团队深入调研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汉乡无花果产业
  • 青春筑法治 廉韵润乡野 ---“红廉法韵”实践团赴淄博及鲁南开展法治廉政主题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