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一片片茶叶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金叶子”。为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梅坞茶韵·龙井茶香”生态共富实践队走进杭州市西湖区梅家坞村,开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研。队员们行走于茶山、对话匠人、感悟廉韵,试图从氤氲茶香里解码梅家坞“因茶而兴、因茶而盛”的发展密钥,挖掘党建引领下茶文旅融合的共富新图景。
6月23日,实践队首站走进梅家坞村委会。村委相关负责人详细的向队员们介绍梅家坞。作为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梅家坞数百年来的命运始终与这片绿叶紧密相连。村委详细阐释了其以党建为引领,在产业升级、生态治理与文化传承上的创新实践——从标准化提升茶叶品质,到打造“茶文化研学”“龙井采摘体验”等特色文旅项目,走出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
实践队员在梅家坞村委会听取村情介绍
随后队员们踏入西湖龙井“双标”工作室。在工作室内,茶艺传承人带领大家仔细参观了古朴的铁锅、特制的茶帚等传统炒茶工具,并详细讲解了杀青、揉捻、干燥等核心制茶工序的精妙所在。看着工作室里陈列的荣誉证书,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古老技艺在一代代匠人手中传递的温度与力量。
翌日行程,实践队踏上梅家坞精心设计的“清风廉韵”文化研学路线。在工作人员的教导下,队员们俯身茶丛,学习“提手采”的轻柔手法,观察茶园中替代农药的黄色粘虫板,实地理解生态种植理念。
队员在茶园学习采摘技巧
科普路牌前,一场关于龙井“群体种”与“龙井43号”的生动对比课随即展开:前者茶籽繁育,植株形态各异,是传统风味的根基;后者扦插培育,整齐划一,保障了高效与标准化。这种茶园沃土与科技智慧的交融,令队员们印象深刻。
带着茶园的清新气息,队员们怀着崇敬走进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驻足凝视记录总理五次到访的照片,细细端详展柜里的老物件,认真研读总理对梅家坞发展的规划资料。这些丰富的史料与实物,向队员们系统展现了总理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如清风拂过队员们的心田。
队员聆听《采茶舞曲》
下午,中苏友谊园成为沉浸式体验茶文化的殿堂。在专业茶艺师引领下,实践队员们观干茶之翠色,嗅清雅之栗香,品甘醇之茶汤。品茗间隙,工作人员向队员们深入介绍了梅家坞如何依托这一核心价值,通过国际茶文化交流等项目,推动产业升级与村民共富。
队员在友谊园参与西湖龙井品鉴体验

两日行程,步履不停。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梅家坞的振兴之路,是一条以“茶”为笔绘就的特色之路。党建引领下,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生;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红色文化与茶文化深度融合。茶香不仅富裕了村民生活,更凝聚成精神财富。此次实践的收获,将助力实践队探索"茶文旅"融合新路径,龙井茶香里的共富密码,也激励着青年继续为乡村振兴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