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聚焦徐州市马庄村产业数字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王雪

       8.8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影寻迹习近思行"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徐州马庄党群服务中心宣讲“非遗+跨境电商”的产业升级模式如何推动马庄村香包产业发展,实现年产量12万件且出口52国的成果。八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马庄村考察时,拉着老支书孟庆喜的手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资源枯竭型村庄转型,关键要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马庄人的思路——既然“黑色经济”走不通,那就换条路:生态修复塌陷区、激活老手艺香包、用文化振兴聚人气。马庄人开始琢磨:咋能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变成宝贝?于是,马庄村有了一系列巨变。头一个“巨变”香包。过去谁家姑娘媳妇绣个香包,顶多送亲戚,卖不上价。现在啊,香包可不只是“老物件”了——它成了会“变魔术”的宝贝!现代化的科学种植艾草,农药残留减少40%,高校实验室用3D建模复刻清代纹样,发绣技艺还能数字化保存;跨境电商一搭,香包卖到了52个国家,一年能卖2亿多块钱,600多号人靠这门手艺在家门口挣钱。再说说咱们的农民乐团。1988年成立的老乐团,以前就在村里红白事上吹吹打打,没人当回事。可总书记说了“文化要振兴”,咱们就琢磨:咋能让老手艺“走出去”?现在啊,这乐团可成了“国际明星”。意大利音乐节上,咱们的唢呐声压过了西洋乐,外国观众直竖大拇指;二十四节气表演把香包制作、农耕文化编成实景剧,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短视频平台上,快板教学视频播放量超过500万次,年轻人自发组队直播,用乡音讲咱马庄的故事。二十余年时间,咱们马庄村从“煤尘漫天”的“煤村”,变成了“香包飘香”的全国文明村。图为马瑞同学在煤港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宣讲。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