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三下乡|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大调研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
  为探索乡村振兴实施路径,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7月28日至8月5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青耘沃野·乡兴有我"暑期乡村振兴大调研实践团队深入淮南市多地,通过实地考察、农户访谈、产业调研等形式,开展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聚焦产业振兴探索特色发展新模式
  
  调研期间,团队先后走访淮南市杨刘村、高潮村、淮滨社区等5个村镇社区,重点考察火龙果基地、葡萄基地、蘑菇基地等6大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以及水上光伏发电、安徽智谷电子商务产业园、龙谷米业等新型产业项目。在火龙果种植基地,团队成员深入温室大棚,了解"南果北种"技术如何带动村民增收;在龙谷米业加工厂,调研稻米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模式;在智谷电商产业园,探讨"直播带货"如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实地观察与数据分析,团队总结出"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电商赋能"的复合型发展模式,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扎根田间地头倾听乡村振兴真实声音
  
  为获取一手资料,团队成员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同劳作、话家常。在八里塘社区,农户向团队展示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讲述科技助农带来的便利;在高潮村蘑菇种植大棚,村民详细介绍"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机制。通过30余次深度访谈,团队记录下乡村振兴中的实际需求:青年人才短缺、农产品品牌化不足、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亟待解决。会计学院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合作社设计财务模板,帮助规范资金管理流程。
  
  创新实践路径构建校地合作新桥梁
  
  调研期间,团队与淮滨社区、八里塘社区等地达成共建实践基地意向,计划开展常态化助农服务。在各村及社区的指导下,团队撰写四万字调研报告,提出"打造地域公共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等12条建议,部分内容被纳入当地村镇规划讨论稿。此外,团队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15条调研纪实,累计播放量超5万次,吸引多家企业关注淮南特色农产品。
  
  "这次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是国家战略,更是青年担当。"团队负责人表示。据悉,该团队已与龙谷米业、葡萄基地等开展长期合作,后续将通过校园展销、直播助农等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淮南市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更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精神。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青年力量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必将谱写更多共赢篇章。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