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院“柠都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安岳行——红色土地上的青春洗礼“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语,犹如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我们追寻红色记忆的道路。七月的安岳,绿意葱茏。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柠都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踏上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为期七天的“寻访革命印记·赓续红色根脉”主题实践活动。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往事。
在通贤镇玉皇庙——中共遂安潼三县党员代表大会旧址,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斑驳的木门缓缓开启,队员们屏息凝神,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心跳。在这里,他们通过历史资料还原了1933年党代会的历史场景:代表们秘密聚集在这座古庙内,在油灯昏暗的光线下热烈讨论革命工作。队员们仔细勘察旧址建筑布局,从议事大殿到隐蔽的后厢房,每一处空间都记录着当年革命先辈的智慧与勇气。更珍贵的是,队员们走访当地老党员,聆听口述历史。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党员颤巍巍地拿出珍藏的史料,讲述父辈参加革命的故事,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立体。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遂安中心组织总部暨中共龙台区委旧址里,实践队员们的脚步格外轻缓。阳光透过古老的窗棂,照亮展柜中一本手工装订的工作笔记。队员们运用专业知识,仔细复原苏维埃政府的组织架构图,从宣传部到土地委员会,从军事部到妇女委员会,一个个部门的职能与人员配置逐渐清晰呈现。在旧址周边,队员们细心采集保存完好的石刻标语,"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等字迹虽然历经风雨,依然苍劲有力。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成为队员们设计"赤色檍纹"文创素材的灵感来源,他们将革命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红色文化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安岳县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实践队在这里举行"红檍祭英魂"献花仪式。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队员们手持白菊,缓步走过每一块墓碑。在烈士纪念馆,队员们仔细誊抄烈士家书,那一笔一划间仿佛在与先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随后他们撰写了《致先烈的一封信》,用笔墨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追思。当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时,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园区回荡,许多队员的眼眶不禁湿润。
实践队还创新传播方式,拍摄制作“革命旧址里的党史”微视频。队员们运用专业所学,以现代视角解读历史,用镜头语言讲述革命故事。无人机掠过旧址上空,摄像机记录下每一个动人细节,剪辑软件将历史与现实巧妙连接。这种新颖的形式,让红色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次实践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队长在活动总结时表示,“通过还原历史场景、访谈老党员、复原组织架构、采集革命文物,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党史的理解,更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日常工作中也体现着细致与智慧。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夕阳西下,实践队员们踏上归程。回望这片红色土地,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满满的笔记和影像资料,更有一份沉甸甸的精神传承。安岳的红色记忆,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队员的心中,化作前行的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成功探索。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度调研和创新传播,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党史的理解,更在实践中锤炼了理想信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队员们设计的"赤色檍纹"文创产品也将作为红色教育素材,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和传播,让更多同学了解这段革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