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与科学素养。近日,巢湖学院“我是小小实验郎”暑期三下乡团队奔赴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港利社区开展了香蕉DNA提取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凭借专业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实验与实践,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体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与环保的种子,助力乡村文化与生态建设。

萃取香蕉基因,解锁自然奥秘
活动初始,志愿者借助PPT为孩子讲解DNA的基本概念、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香蕉DNA提取的原理与流程,让孩子对实验建立初步认知。

进入实操环节,志愿者们化身“科学导师”指导孩子从准备实验器具到规范操作提取步骤,耐心帮助孩子完成香蕉研磨、加入试剂等流程。孩子们手持试管,眼神专注,在志愿者协助下见证香蕉汁液逐渐析出白色絮状物的DNA物质,兴奋与好奇溢于言表。


践行分类行动,守护美好环境
首先,志愿者详细讲解了日常垃圾分类的知识,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及处理方式。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互动游戏环节。游戏中,孩子们手拿代表不同垃圾的卡片,志愿者们俯身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判断手中卡片所代表垃圾的类别,孩子们全神贯注,积极参与。

同时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志愿者刚抛出问题,孩子们就纷纷踊跃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刚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孩子们既在DNA提取实验中见证了香蕉基因奥秘;又通过垃圾分类学习环保知识。从微观基因探索到宏观环境守护,大家积极参与、热情满满,在知识讲解中求知,在互动实践里成长,让每一次的探索与实践都成为成长路上的闪耀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