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品新生”团队深入调研百色壮文化与农产品共融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品新生”团队深入调研百色壮文化与农产品共融
今日大学生网百色7月28日电(通讯员 黄诗语 徐天语 高美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此大背景下,7月27日,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乡村振兴助力团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农业科学研究所,采访百色农业科学研究所办公室秘书农卓斌先生,就壮族文化与农产品品牌共融计划开展实地调研。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挖掘当地农业资源与壮族文化的特色,促进特色民族文化与农产品品牌的融合,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与农卓斌先生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以及在科学院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实地探访,调研队系统了解了百色地区农产品品类、产量及地域分布特征,重点关注了具有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同时深入探究了壮族织锦、歌圩节庆等非遗项目与农业生产的关联度,为后续构建壮族文化与农产品品牌融合发展模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1为调研队成员与农卓斌先生在热带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前的合照。黄诗怡摄

  农业资源与品牌基础:地理标志构建差异化优势

  在与农卓斌先生的交谈中,我们初步了解了百色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类、产量及分布情况,百色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2024年蔬菜产量达350万吨,鲜明的地域分工特征为文化赋能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百色芒果、德保脐橙、凌云牛心李、靖西大果山楂、百色山茶油五种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获得了相应的地理标志认证,形成集群效应,为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地探访育苗基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直观呈现


  图2为调研队员参观专业的科研育苗大棚。黄诗怡摄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调研队伍参观了各种品种的育苗基地,眼前的景象不仅刷新了队员们对农业育苗的惯有认知,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科研力量为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育苗基地内,智能化的温控系统、精准的灌溉设备以及科学的育苗方法,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这些先进的科研技术,不仅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还能有效缩短生长周期,为后续的大规模种植和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队员们仔细观察着不同品种的幼苗,从芒果苗到蔬菜苗,每一种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她们不时向工作人员提问,了解育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科研创新点,对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图3为调研成员参观研究所内的芒果树。黄诗怡摄

  融合路径与实施条件探索之路:从市场评估到制度构建

  在“在探索DTC品牌模式上,百色市探索发展DTC品牌直接接触消费者模式对农民增收的实际可行性,提前做了详尽周密的市场调研、成本效益分析、案例数据对比及风险评估,但面临农产品质量标准不一、认证繁琐,农村物流和冷链设施薄弱,电商人才缺、培训不足,金融支持与保险机制不完善等障碍。百色市政府着力于破解多重的制度瓶颈,统一农产品标准、简化认证,完善农村冷链物流,培育电商人才,创新金融与保险支持,让直接对接消费者的模式真正为农民增收铺路。
  图4为调研队员和农卓斌先生探讨发展DTC品牌的可行性。黄诗怡摄
  此次百色之行,让“农品新生”调研队的成员们真切感受到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力量。壮族文化为农产品注入灵魂,二者的碰撞融合,科技力量改良农业基因,正孕育着民族品牌融合升级的无限可能。未来,南京财经大学学子将带着这份收获,以专业学识为笔,以青春热忱为墨,将调研所得转化为前进方针,让壮乡好物乘着时代的东风、借科技强国之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乡村振兴书写独一份的青春答卷。
  
作者:李凌志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暑期社会实践|浙水院学子探访梅家坞:解码龙井茶香里的共富密码
  • 谒故居感悟忠魂,访老兵铭记赤诚 ——重师党委保卫部戎耀国安先锋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品新生”团队深入调研百色壮文化与农产品共融
  • 陕中医学子三下乡|“针”情服务基层·推动乡村振兴
  • “尺素传情,遥寄心意”——爱心书信课架起乡村孩子跨省友谊桥
  • 青春聚力推普行 民族团结谱新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同语同心筑
  • 萤火微光初绽乡村,支教新程启幕传情
  • 萤火微光初绽乡村,支教新程启幕传情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助力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不足、农村地区学业辅导困境等问题
  • 三下乡 2025-07-28